杀大臣独一无二的荒谬理由灭吴计策还没有用
浏阳历史网 2019-10-02 06:01:10
杀大臣独一无二的荒谬理由:灭吴计策还没有用完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吴国全部并入了越国的版图越国本来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国家,在当时的天下来说,是一个偏居一隅的蛮夷之国,他能够打败称霸一时的吴国,有两个人居功至伟,那就是范蠡和文种据有了吴国,扩大了版图,增加了大面积的土地,越王勾践应该是好好地赏赐这两个大功臣了吧?可是,范蠡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越王勾践这个人只能和他一起共贫贱,不能和他共享富贵,因此决意离开越国他把自己对勾践的看法告诉了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种离开越国文种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越王即便是不给重赏,还不至于恩将仇报,把自己置于死地吧?可哪知道勾践还真的要将他赐死君主赐死大臣不是只有勾践一个,但不管是谁,赐死大臣总要有一个理由,“谋反”、“大不敬”、“兵败而归”,而勾践杀文种的理由竟然是,他所献上的破吴计策还没有用完,吴国就灭亡了!因此,勾践让文种到地下去辅佐先王,把他剩下的计策用完用这种理由杀死大臣,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
勾践杀文种的理由非常荒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借着越王允常逝世的机会兴兵伐越,结果因为过于轻敌,反而被越国打败,自己也因为伤重而死临死之际,吴王告诫儿子夫差,一定要为他报仇第三年(前494),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打算报仇,不顾范蠡、文种等人的反对,首先发难,打算来一个先发制人,发兵攻打吴国吴国得到消息后,动员了全国的精兵强将迎击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把越军打败勾践带着五千残兵退守到会稽山上,夫差趁机包围了会稽在会稽山上,勾践曾经想自杀,范蠡劝他可以侍奉吴国以求得到赦免,勾践就派出了文种前去吴国求和文种到了吴国,非常谦卑地向吴国提出了求和的请求,就在吴王夫差准备答应的时候,却遭到了伍子胥的反对文种回来后说明了情况,勾践打算杀死妻子儿女,烧毁宝器,然后到前线和吴国人拼死一战文种阻止说:“吴国的太宰伯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通融”勾践同意后,文种就用美女珠宝贿赂伯嚭,通过伯嚭不断地在吴王面前说好话,越国终于得到了赦免
回到都城以后,勾践曾经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却说:“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但是,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就让文种管理国家政务,让范蠡到吴国做了人质在这段时间,勾践卧薪尝胆,抚慰士卒,亲近百姓,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报复的计划,时刻想着报仇雪恨在国家恢复发展和准备报仇的计划当中,文种给勾践制定了一个一揽子计划,有人说是七条计策
,也有人说是九条计策数字虽然不同,但计划的内容大致相同,无非是内外两个部分,内部就是越国自强,外部就是等待和制造吴国不和
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准备讨伐齐国,伍子胥极力反对,结果吴国取得了胜利回国后,伍子胥遭到了吴王夫差的责备文种听说后,建议勾践向吴国借粮,依此试探吴国对待越国的态度试探的结果,吴王想借给,伍子胥说不借给,最终吴王还是借给了因为君臣矛盾进一步恶化,再加上伯嚭想取而代之,吴王夫差将伍子胥赐死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池,妄想称霸中原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会盟去了,国内只有一些老弱残兵,趁此机会,越国起全国之兵攻打吴国,攻破了吴国都城,杀死了留守监国的吴国太子吴王急匆匆地从中原赶回来请求和越国讲和,勾践估计自己暂时还不能灭亡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在多次征伐吴国之后,勾践终于灭亡了吴国
灭亡了吴国以后,勾践并没有回国,而是北上中原称霸,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给勾践祭品,并给了他一个“伯”的称号本来,占有了吴国,手里有了大片的土地,勾践应该大力封赏功臣才对,可是勾践却并没有这样做是他忘记了吗?看他忙活着把吴国侵占诸侯的土地赶紧还给人家,说明他知道哪一些土地原本就属于吴国等到他从中原回来,还是只字不提封赏的事情后来范蠡走了,文种却仍然留在了越国国内作为勾践的左膀右臂,范蠡和文种可谓是名副其实,文种没有像范蠡一样选择出走,留下来得到的赏赐却是一把赐死的宝剑更可笑的是杀文种的那个理由:灭亡吴国的计策没有用完有人中伤文种将要作乱,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你替我到先王那儿尝试一下剩余的四条吧”
真是千古第一奇谈怪论!
勾践是较早被人说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的人
不是没有人明白勾践的心思,范蠡就看得很明白他知道,勾践既不会赏赐,也不会放他走勾践不会赏赐,因为他不想别人分他的财产勾践不会让这两个人走,因为这两人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才,一旦出走被他国所用,必然会成为越国的劲敌像越国这种暴发户式的所谓霸主,肯定也是不堪一击,作为“卧薪尝胆”过来的勾践,不会看不透这一层范蠡这人是真正的明白人,他要走,还要向勾践写信告诉一声,表明这是他自己愿意走的,不是勾践不用他了这时候,勾践那种凶狠的面目终于暴露了出来,说:“我要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杀了你”范蠡却是无欲无畏,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愿”那意思是说,要杀便杀,我该走的还是要走话虽然是这样说,范蠡不愧是军事将领,他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逃走路线,泛舟太湖,乘船过海
成功的逃脱以后,范蠡并没有忘记同甘共苦、共同作战的文种,到了齐国以后,范蠡给文种来了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个人是长颈鸟喙,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共富贵你何必不离去?”文种看过信以后,虽然是称病不问政事,但并没有选择离开,导致最终被杀范蠡这话当中有一个问题,难道勾践真的面相上带着一种苛刻的吝啬吗?实际上,范蠡不过是提醒文种,这个人本质上骨子里是不会重视人的,尤其是功臣,因此,该放弃的赶快放弃,不要存有幻想可惜文种看不透这一点,仍然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最终冤死
需要说的是,说一个人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这在勾践之前也是很少有,司马迁是不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描写,借此谴责勾践的滥杀功臣呢?
勾践之后越国不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报应
走了范蠡,杀了文种之后,勾践虽然一时称霸,但无论是越国还是勾践,史上再也没有可以值得记载的事情尤其是勾践死了以后,越国除了记载了几个君王的名字,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记载直到齐威王时期,勾践有个后代想讨伐齐国,结果齐威王只是派了一个使者给他说了一番话,即让他和楚国交战,而交战的结果,越国灭亡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有一种原因,那就是杀了文种,人们彻底看清了勾践的本来面目,人才不但不会到越国去,反而会离得远远的而他的子孙们,可能并没有继承他的“与人共患难”的权宜之计,只是继承了他的“不能与人共富贵”的本质,所以才会苟存于世上只不过,相对于中原来说,越国毕竟是偏安一隅,否则,勾践一死,越国恐怕就会不复存在这是一种报应,不是平常所说的冥冥之中的报应,而是一种现实的报应,因为它让人才畏惧,让功臣寒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活络油价格
宝宝厌食怎么办
- 存储巨头们,拼成什么?
- 于和伟的妹妹,靳东的妹妹,张嘉译的妹妹,网友:差距一目了然
- 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 贵阳市联社高管现人事变动
- 国泰君安:钒电池电解液升级能量密度显著增加 要求关注攀钢钒钛(000629.SZ)等
- 女人们“唇型”一般分这5种,3种好看,2种丑,不妨自测一下自己
- 领导的这3句话,只不过是在夸奖你,其实是暗示你快走人了
- 有种“性感”叫王子文,看她的50度吊带裙就知道,啥叫遁遁牌身材
-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男人不会这样烦扰你
- 2022招生预测分数线出炉?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北京昌平:7月5日新增一名确诊病例,系隔离注意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