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气画家马远集众家之所长形成自己风格

浏阳历史网 2019-09-02 09:25:16

  南宋人气画家马远集众家之所长形成自己风格

  马远简介上提到马远大概出生在1140年,是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庭学识渊源,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庭的学识并且吸收了李唐的画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马远的作品

  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时的画院待诏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画是学习的李唐的画风,笔力雄浑,树叶经常用夹叶,树干非常浓重,多是横斜的状态

  马远的楼宇画也很是精细,并且喜欢加上衬染他还喜欢画一些边角的小景色,世人称“马一角”人物勾描的很是自然,花鸟画的话,常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趣意盎然和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留存在世上的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等

  马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的画家他的曾祖父马贲善于画花鸟、人物、佛像,形成“马家”独特的风格之后,成为北宋徽宗朝时期的宣和画院待诏而他的祖父马兴祖是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擅长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也擅长画人物他的叔父马公显与他的父亲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没有一个不擅长的而马远自己在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赐金带”他的兄长马逵也善于画山水、人物,尤其是画花鸟画,造诣很深他的孩子马麟善于画人物画、山水、花卉,曾是画院祗侯

  马远的成就

  马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上他经常用水墨画画,笔法雄浑作画特点极为简妙,线条苍劲,善于用“斧劈”,水墨很是苍劲,意境也很深邃,蕴含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

  马远的作品

  在构图上,马远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此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人们称他为“马一角”,品评者经常说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以此赞誉他的独特画风他的风格特点表现在峭峰直上却看不见山顶;绝壁直下却看不见脚,眼前的山直指天空,远处的山却很低,要么就是四面全部空白,仅仅画一个垂钓的孤舟,从而使得画面达到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独特艺术效果

  马远还极其善于制造意境在《梅石溪凫图》一画中,一角山岩凌空伸出来

  ,却不显得突兀;一湖清泉,冒出淡淡的水气,尽显它的清晨之态;梅树的树枝有两三枝,花苞菜开始绽放,盎然生机便呈现在其中;野凫在水中嬉戏,争相感受春天的温暖,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平增了许多乐趣抒发了画作的意思,涵括了诗的感情,是这幅画的最大特点

  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时的画院待诏,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南宋四大家之一与夏圭齐名,被世人称为“马夏”,后世对其成就的肯定也是非常肯定的

  马远的影响

  马远在艺术上承袭了家庭的学识,并且超过了他的先辈们,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画出了多姿形态的梅树,尤善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他描绘的山的一小块角,水的一小处,在这样的画作上,画面留出大幅的空白以此突出景色这种“边角之景”,它的特点正如先辈们所说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给人一种玩味不尽的意义和趣味

  马远作品

  马远的画作,风格独特,富有诗意画水可以表现出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的种种形态他的花鸟作品善于在自然环境中描绘花鸟的神态和野趣所画的那些人物,取材极为广泛,常常画佛道、贵族、文人雅士、渔夫、农夫,这些人物,真是活灵活现马远在当时的影响极其大,有独步画院的美誉

  历史上记载的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已经屈指可数了重要的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例如《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以及《寒山子像》、《孔子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了《西远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三幅作品,包括:《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他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个人微店怎么开
宝宝喉咙痛发热
一岁宝宝最近不爱吃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