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典故
浏阳历史网 2020-01-14 20:16:50
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历史故事
马革裹尸的典故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是个褒义词,多指军人战死于疆场,死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常用来形容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意志和决心。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马革裹尸的故事
在东汉时期,北边的少数民族经常进犯边境,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边境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边境这一问题,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虽然有了成效,但那也只是短暂的。东汉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困住了当朝者。这时候,后来的马革裹尸的主人公马援就出现了。早期的时候,马援跟着光武帝南征北战,战果无数。东汉建立之初,边境发生动乱,马援直接请旨出击,大破进犯的敌军,刘秀也因此将他封为伏波将军。时光易逝,英雄迟暮。在马援62岁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又来进犯,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但是没人有能力担此重任,将匈奴驱逐出境。这种时候,马援怎么能坐视不理?要求率兵出征。
马革裹尸的图片
马援为何会马革裹尸
62岁在古代的时候算是高龄的,皇帝怎么还能忍心这么一位老者替自己去守卫江山?马援自然是坚持到底,“老臣的筋骨还硬朗着,男子汉就应该为国战死在疆场之上,死后马革裹尸还,怎么能安心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老臣怎么能畏畏缩缩?”皇帝无奈,只得答应。后来,马援在军中病逝,为祖国奉献自己最后的精力,算是圆了他那句“马革裹尸还”了。身为马革裹尸的主人公
,马援老当益壮、不畏生死的精神至今仍受到后人的景仰。
成都治疗男科医院孩子流鼻血怎么办
颈动脉斑块吃通心络好用吗
相关阅读
- 存储巨头们,拼成什么?
- 于和伟的妹妹,靳东的妹妹,张嘉译的妹妹,网友:差距一目了然
- 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 贵阳市联社高管现人事变动
- 国泰君安:钒电池电解液升级能量密度显著增加 要求关注攀钢钒钛(000629.SZ)等
- 女人们“唇型”一般分这5种,3种好看,2种丑,不妨自测一下自己
- 领导的这3句话,只不过是在夸奖你,其实是暗示你快走人了
- 有种“性感”叫王子文,看她的50度吊带裙就知道,啥叫遁遁牌身材
- 如果不是真的爱你,男人不会这样烦扰你
- 2022招生预测分数线出炉?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北京昌平:7月5日新增一名确诊病例,系隔离注意到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