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容易被忘却的虚拟服务器维护任务永恒
浏阳历史网 2021-05-26 21:49:58
最新的hypervisor使得人们容易忽略服务器的日常维护任务。在理想的数据中心中,系统7*24不间断运行,复杂的监控工具对整个运行环境进行持续监控并与自动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根据需要执行相应的维护工作。不幸的是,理想并未实现,尽管我们可能已经实现了监控与自动化,但是很少有组织实现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这意味着我们仍旧要在虚拟环境中执行服务器维护任务。
由于虚拟化移除了很多硬件,很多传统的服务器维护任务不再有效。实际上将Windows操作系统迁移至虚拟环境有助于提升操作系统的可用性,不必再安装支持高级特性的硬件驱动器比如用于监控硬件状态的温度传感器,取而代之的是简易驱动程序。这些革新意味着我们很容易会忘记基本的保持数据中心健康的服务器维护任务。
不定期重启
最新的hypervisor看起来刀枪不入,但其仍是软件,和大多数软件一样容易受到bug、内存泄露以及宕机的影响。和传统的操作系统相比这些问题在hypervisor中很少发生,因为hypervisor的功能单一,代码比传统的操作系统少很多。最为常见的故障诊断建议是重启。在现代计算环境中,重启服务器往往被视为不现实的选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说软件会变得越来越糟,而是工作任务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修复。
使用VMware vMotion以及Hyper-V的迁移,不需要中断虚拟机的业务,管理员就能够完成主机重启。然而如果询问虚拟化管理员重启的周期,他们可能会对你的问题感到疑惑。现在主机往往会持续运行直到需要升级或者出现宕机。我们通常会定期升级,但是宕机难以预料。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重启方式来避免部分问题。Hypervisor非常健壮,但是每隔90天进行一次重启能够避免hypervisor陷入困境,甚至能够减少你的麻烦。
删除快照
除了能够迁移正在运行的虚拟机,虚拟环境最棒的特性之一就是快照。快照针对整个服务器提供了一个撤销选项,在升级以及打补丁出错时,快照有助于避免管理员陷入困境。快照的问题在于其通常会冻结源虚拟机的磁盘文件,尽管其在持续运行,但变化情况将被保存在变更日志中。变更日志达到数GB只需要几个小时。如果疏于检查,快照可能会填满整个数据存储,导致虚拟机宕机并对其造成破坏。
一位管理员曾经评论道他的主活动目录控制器的磁盘只有30GB,但快照的变更日志却有680GB.此时不可能再删除快照,这名管理员能做的仅仅是继续增加磁盘直到服务器退休。这个例子是忽略快照的极端情况,尽管设置了告警,但每周进行常规检查能够避免快照怪兽不断扩张。一款很有效的免费工具就是RVtools,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能够将数据导入到Excel中用于查看及排序。
记着为操作系统打补丁
要是成功的那祝贺喔 创建完虚拟机后,除了给Windows打补丁外我们往往会忘记操作系统。由于不用安装特定的厂商驱动以及停机更新BIOS,所以虚拟机的时间往往比物理环境更好。由于虚拟机通常有一个驱动集合(VMware Tools 或者集成服务),所以维护任务减少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在当今的IT界,很容易忘了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尽管大多数虚拟客户机能够使用旧版本的hypervisor工具,但是会降低效率。如果工具版本相当底,那么可能无法支持最新的hypervisor发行版所提供的某些新特性。
管理员一直在新技术推动下不断前行,但往往没有回首过去。重启、快照以及驱动更新并不像VMware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最新技术那样光鲜照人,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每个新版本或者产品往往增加了我们工作任务而不是让我们变得一身轻松。
济南卵巢炎治疗费用多少钱龙岩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柳州好白癜风医院吉安白癜病医院济南白癜风专业医院
天津哪里专业治白癜风
- 水击实验控制系统
- 2022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确认7月9日至10日
- 冰城限招120人,政府扶持,不限专业,在岗工作也可正常跟进,6月15日报名累计!
- 幼儿园作业“画车标”,许多学生随意画了一对小翅膀,老师态度变了
- YOOT TOY REBEL BEAR 叛逆小熊 胆量与疯子 爱因斯坦 毛绒玩偶
- 他们是大地上的星火——致敬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科技领域工作者
- 爱看头条 | 须知少时凌云志,直至云天势如虹(6年底13日)
- 时越,连胜芈昱廷陈耀烨两位主将,终不敌卫冕冠军出局!
- 每经22点 | 证监会:必要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国内客运航
-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35.65亿 汽车股继续分化 理想(02015)、长城汽车(02333)遭暴
- 中远海控(601919.SH)发预盈 广深铁路保持高位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47.16亿元 同比增约
- 每经14点 | 国家医保局:继续降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等价格;雄安新区为拟挂牌上市企业提供“一对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