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勾勒民生新画卷哈

浏阳历史网 2021-12-27 05:31:33

援疆勾勒民生新画卷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援疆干部人才怀揣着建设大美新疆的热情,远离家乡亲人,来到万山之州,从硬件到软件、从输血到造血,江苏援疆给受援地带来的不仅有城乡巨变,还有民生改善,一个个援疆项目变成了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产业脱贫为百姓幸福加码

6月20日一大早,36岁的乌恰县黑孜苇乡叶克铁列克村村民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和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往乌恰县小微企业产业园的梦驼铃驼绒被厂奔去。到了工厂车间里,已经有几个工人忙碌着,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赶忙带上手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是铃驼绒被厂的驼毛清洗工,而他曾经想都没想过自己能走进城里、走进厂里当工人。以前没进厂的时候,我们家主要靠放牧维持生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只能挣5000多元,而且一进山就是半年时间,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低保和父母的接济,现在好了,我进厂有了工资,一个月的收入都快赶上原来一年了。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不住地感谢党和政府给了自己改变生活的机会。

从最初什么技术都没有的牧民到如今熟练的车间工人,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的转变映射出产业发展带动乌恰县农牧民脱贫增收的巨大作用。

乌恰县副县长贾中瑞介绍,乌恰县小微企业产业园入驻企业已由2014年的3家发展到了如今的30多家。近5年来,常州累计投入援疆资金超过6000万元,完成了园区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扩建,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乌恰县小微产业将实现从弱到强的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路上亦是如此,给钱给物不如给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改变生活,实现真脱贫。江苏援疆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组长、州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任向东介绍,下一步,江苏省将继续打好产业援疆牌,坚持把产业合作、帮助受援地发展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进阿图什昆山产业园、乌恰常州工业园和阿合奇轻工业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一批吸纳劳动力强的企业入驻。注重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扶持戈壁产业、农畜牧业、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牧民自主就业创业,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交流发展共筑百年大计根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援疆作为民生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援疆工作的重点倾斜方向,在教育援疆工作中,我们更注重适应本地实际,把江苏的理念本地化、实实在在用起来。援疆干部、州党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沈本领说。

专案民警通过对多起入室盗窃案分析 3年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援疆工作,教育援疆资金占援疆资金比为27.5%,省分管领导多次到克州现场研究指导教育援疆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学校发展、双语教师培养、内涵建设和民族团结等政策文件6个,形成教育援疆制度体系,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推动教育援疆走向内涵建设,把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推动提升克州双语教育普及率、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民族团进作为援疆工作重心。

把江苏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进来,交流交往很重要。6月2日,江苏省句容市开发区中心小学顾明校长与阿图什市第一小学王振萍校长签署了两校结对共建协议,就两校三年的合作项目和计划安排达成共识,句容开发区中心小学为阿图什市第一小学赠送了5000元教研图书。三位学科带头人与阿图什市第一小学的语数英教师同课异构,展示了先进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真实性、高效性和智慧性。成立了纪梅花数学名师工作室,选拔6名本地骨干教师成为首批工作室成员,为阿图什市第一小学的教育教研带来了新的气息。

援受两地学校结对共建活动

,搭建了援疆向基层一线延伸、校际教育合作、文化交流互动、民族团结融情的新平台,通过跨区域骨干教师工作室、互派教师学习交流、远程视频教研、络教学资源共享、班级师生结对等方式,在教学、教研、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促进两地学校的共同发展。

为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江苏省建设完成克州双语教师培训学校和克州双语远程教育两大平台;制定实施双语教师培训115行动计划,将江苏名校课堂和名师资源引进克州,开展江苏名师送教团26批300多人次送教克州,举办覆盖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教育的双语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1.1万多人次,有力推动了克州双语教育水平。

参灵草适合人群
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叫怎么办
肠道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