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后的結局
浏阳历史网 2019-11-08 13:03:59
三藩之乱后的结局
三藩之乱后的结局
关于三藩之乱的结局,最简练的说法不过是“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尚可喜的墓
话说在耿精忠和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康熙十七年,七十四岁高寿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并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此时吴三桂不过是纸老虎,已至穷途末路,在他积郁而死之后,所谓“帝位”被传至其孙吴世璠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入云贵省城,吴世璠自杀终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被完全平定这对清廷来说,无疑是确立稳定皇朝统治的标志平叛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没收藩产,充当军饷,并撤藩回京师
除去吴三桂所部调边区站、台服役之外,其余各部重编入八旗福州、荆州、广州派八旗兵驻防,绿营兵则镇守广西、云南,藩镇制被彻底消除除此之外,该平叛战争之大捷,更意味着饱受“三藩”割据之祸的老百姓得以解放,也为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边疆与内地经济与文化的沟通交流
之后于公元1683年,台湾的明郑政权惨遭灭亡,至此,南明抗清实力被彻底消灭,之后有组织的反清复明运动亦不复存在清廷便开始从事行政与经济财政方面的调整及改革,并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三藩之乱终于翻篇于历史地方割据势力得以清除,一次国家大分裂亦得以避免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的加强,也促进了抗御外敌能力的提高
从三藩之乱的结局之中能读懂许多道理
三藩之乱中岳州之战是怎么样
岳州之战,始于康熙十三年,终于康熙十八年,为三藩之乱时期在清朝和吴周间的一场战役,三藩之乱岳州之战具体如何
岳州之战的剧照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即1674年6月13日,康熙帝命贝勒尚善作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军赴岳州八月初三日,尚善率领军队向岳州进发八月二十八日,因岳州吴军防守坚固,康熙帝又谕尼雅翰部奔赴江西,会合他部
,夹攻岳州但尚善及所部至岳州后,迁延不动十二月,康熙帝命定远平寇大将军岳乐自江西攻长沙,以夹攻岳州岳乐则主张先定江西,后攻长沙
中期自1675年正月始,清廷采纳诸贝勒之见,命暂停攻岳州1676年3月,岳乐率部包围长沙,并顿兵城下尚善亦命其所部水师于洞庭湖击败吴军,攻取君山,逼近岳州然之后尚善未作积极行动1676年至1678年,双方战斗日趋激烈,尤其为康熙十七年上半年清军连夺茶陵等十二座县城,又夺平江、湘阴
1678年3月,数万兵力由永兴北上直取耒阳,进逼衡州在实行军事进攻的同时,清军不断展开政治攻势,增大了吴军内部离心力,吴军大将林兴珠等人先后投降清军在战争后期,1678年,康熙帝诏责尚善,以岳乐统军取岳州后叛军杜辉等来犯,尚善遣军迎击,在洞庭湖打败叛军,杜辉败走一月后尚善卒于军,同月,吴三桂病死9月11日,康熙帝命急取岳州1679年正月十八日,王度冲、陈珀等各以其舟师降同时,吴应麒收残卒,挟辎重,溃围奔长沙于是清军收复岳州之后清军直下湖南,继而长沙被攻克
三藩之乱岳州之战作为吴三桂政权生死存亡之关键战役,改变了之后历史的进程
三藩之乱中郑经干了什么
三藩之乱与郑成功之子郑经之间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三藩之乱郑经的表现,也为他日后的下场奠定了基础
《康熙王朝》中的郑经
三藩之乱之后,反清势力仅残存于台湾与澎湖,即为仍奉明朝正朔之郑氏政权此时正是郑经承袭延平郡王爵位之时,他以为复辟时机来临,积极地参与三藩之乱,即于康熙13年四月,亲率兵马3万以及战船300艘,于厦门登陆郑经曾经一度占领了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
在失败之后,他便退守台湾、澎湖,其根据地金门与厦门丢失历史中清朝曾同郑经和谈9次,然而均未成功郑经以保持台湾之独立地位为主要目标,因此,他始终宣称台湾并非中国领土,同时因清朝严重的军事威胁,他做出妥协,向清朝臣服,以不剃发,不登岸,不易衣冠等为条件,并需保证仍由郑氏世代统治台湾然而清政府坚持郑经为中国人,双方谈判因此最终破裂台湾郑氏集团之存在,清政府始终如芒刺在背对于清朝来说,台湾问题不解决,海禁便不能开放,太平盛世更是无从谈起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以后,清朝政权得以统一,为解决台湾提供了条件而此时台湾郑氏集团恰逢严重内讧郑经去世后,郑氏集团大人物冯锡范与刘国轩联合发动了政变,掌握军政大权的郑经之子郑克臧被杀,改立其弟年幼小弟郑克爽,实权自然由冯、刘二人掌握之后清朝以良策和谈,郑经部下纷纷降于清朝,前后统共20多万人,郑氏集团被严重削弱
郑经可曾想死后会有这番光景
立可安与盐酸小檗碱片
中风病人康复后的饮食
孩子嗓子有痰咳不出怎么办
小孩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小儿风寒咳嗽
小孩脾胃虚弱用药
小孩发烧物理降温孩子不消化的症状
补气活血化瘀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