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写生创作
浏阳历史网 2020-01-18 10:46:53
临摹 写生 创作 之二(艺术随笔)
临摹 写生 创作。
二。
程庆拾 古 生 。
美术创作是神圣的。
美术创作是困难的。
美术创作是要耗费大量心血的。
美术创作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学识和扎实的造型功底。
美术创作,可以一炮成功,一画扬名。。。
这些话,基本上说得都对,若反过来讲,或许也没有这样玄妙高深。但是,创作难于临摹与写生,则是肯定的。
相对于临摹和写生,创作肯定属于更高一级的状态。临摹写生,其实正是为创作打基础,无论技法语言的锤炼,还是主题思想的提炼,意境情趣的挖掘,个性风格的培育,这些对于一个画家自然都十分重要,因此,临摹与写生功夫越够,创作的状态可能就越好。
这里举个例子。钢笔画家柴春雷的大型彩色钢笔画作品《陕北1935》无疑是目前难得的钢笔画精品力作,我曾为之专门撰文赏析推介。此作描绘陕北红军扩大发展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实,场面浩大,人物众多,景象丰富,观之令人震撼。画家告诉我,为穿越历史,找到八十多年前的那种感觉,他曾安排朋友或学生,穿上红军服装,扛上道具刀枪,摆出不少造型,一一写生,作为小稿,提炼加工后组合进画中。柴春雷美术功底深厚,人又勤奋用心,这大家都知道。他极为重视写生,无论人物还是风景,常常练而习之,手上功夫了得。而这幅作品中上百个人物,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具面目,就算一个个单独画出来,本身也是一个大工程,十分不易,何况还要根据创作主题的需要,将他们有主有次,或正或偏地组合进统一的画面中。可以想象,若没有这样的综合基本功的积淀和支撑,要完成这样一幅作品,是难以想象的。
创作是什么。
是照猫画虎,是大厨烹饪,是种瓜得瓜,是渠成水到,是采花酿蜜。
“照猫画虎”怎么讲? 本来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这里不妨反其意而行之,活用一下。虎为猫科动物,动物分类学上同属一个科目,大型猛兽,肉食动物,百兽之王,威武凶猛。但作为“堂弟”的猫与一老虎相比,则有大小之分,家野之别。野猫个体虽小,但野性十足,这一点也似虎。但无论野猫家猫,在外形结构上与虎狮都比较接近,换言之,虎是“大猫”猫是“小虎”而猫的习性及动作,与虎也大致相同。因此,照猫画虎,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将“猫”比喻成临摹或写生,照而写之之后,能得“虎”创作)之威猛之态,“虎”之暴烈之神,这样的“虎”就远远超越了猫之小之乖巧,因此,照猫画虎,这样换一个思路便大可褒赞。虎毕竟是虎,内涵更丰富,能力更强大。由猫而虎,小中见大,“丑”中见美。如果我们的创作反道而行,将虎画成了猫,这就白费功夫了。而我们画的明明是“虎”创作的作品)欣赏者却因文化素养的不足或局限,将其看成了“猫”同样也是可悲可笑的。
创作又如大厨烹饪,将各种荤素食材搭配组合成一道道美味佳肴。高明的厨师,首先是材料要好,其次是刀工要好,其三是火侯要好,其次是各种食材的配比,采取哪种烹饪手段,还有下锅的先与后,是快火慢火,或大火小火,等等,全在厨师的掌握之中。因此,人家作出来的味道、营养就是不一样,毕竟长期训练,有真功夫。
创作,大事也。但也有赖于美术功底之厚实丰裕。连环画沈尧伊老师,几年前我们在鲁迅美术学院曾听他亲言,一部浩大的描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壮举的《地球的红飘带》近千幅作品,仅凭好不容易找来的十余张长中拍摄的黑白照片居然就完成了。这一丁点难得的资料,对于这样一部史诗般的巨型美术创作,虽然无比珍贵,但也显然太少。由此可见,沈老为此创作下的基本功之大之深,则可想而知。比如说,长征中十几位领袖人物,朱毛周彭,邓刘王陈,他们在一年多的漫漫长中是怎样的相貌,当时很少留下照片资料。怎么办? 沈老只能靠他们之前之后不多的照片,去推想长中领袖们的风采和魅力,既受尽艰难困苦,形容消瘦疲惫,又忍辱负重,披荆斩棘,充满豪迈情怀和必胜信念。对于这样丰富复杂的形象刻画,若没有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没有很好的艺术想象力和综合表现才华,是不可能完成这样宏篇巨制的。而其它无比丰富的风光场景、各地建筑,物象风情,包括当年的各种装备,刀枪武器,车马杂器之类,都不能想当然,肯定得查找大量相关文字图片甚至音资料,将它们合情合理地组合起来,就像高明的特级厨师一般,就像蜜蜂遍采花粉而酿蜜一样,按照画家的整体构思,安排成一个个特定的恢宏画面,这该有多么繁难,得下多大功夫才能实现。
而著名连环画家董洪元的钢笔连环画《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其创作情况基本相同,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也是画家在扎实美术功底和其他相关学识的共同熔铸之下才能完成。 未完待续 。
2017年10月4日。
于天山下三即斋。
济宁十佳牛皮癣医院治疗阳痿早泄的原研进口药
安阳治疗牛皮癣费用
- 上一页:如果刘备让义子刘封当太子
- 下一页:如果您家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