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可穿戴设备仍需改进的四要素

浏阳历史网 2020-07-03 07:42:52

自年初的CES2014起, 这一概念逐渐被推向消费电子层级,也随之走进平民百姓的视野。但在谈到的市场表现时,无论是厂商自身还是消费者都唏嘘不已。

销量低粘性差 智能穿戴仍需改进的4要素

据英国《卫报》调查显示,可穿戴设备遭三分之一消费者弃用。在本身销量就不高的背景下,用户粘性差成为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另一个弊病。催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来自于消费者自身对可穿戴设备了解不够,而另一方面源于设备自身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不稳定的因素。

销量低的背后难道仅仅因为贵?

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有产品需要从多个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才会放心地掏出腰包争相购买。而对于产品而言,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厂商采取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想要提升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以及公众认知度,抛开推广策略不谈,产品本身的好坏才是关键。

惨遭同质化 苹果怎么玩?

不过笔者之所以这样说绝非因为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不够好,而是众多厂商在设计研发自家的产品时难免因 站错队 而盲目跟风。诸如三星、LG、索尼等移动终端巨头都位列其中,甚至近期最受关注的、由苹果怒推的Apple Watch也不例外。

早前海外市场研究公司IMS预计,到2016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规模或许达到60亿美元。不过从现状看来,若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可穿戴设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是什么让可穿戴设备一次又一次辜负分析者的期望,又是什么让可穿戴设备逐渐背离应有的发展道路?如果想要成功占领市场,厂商又该如何一举抓住用户的 痛点 加以改进?以笔者的一己拙见,我们需要从以下4个角度来谈。

改进之一:外观设计

若想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外观是开发商必须考虑的第一要素。作为一款让用户时刻佩戴在身的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的外观设计本应远比其他任何设备都重要。然而,在这个讲究 硬件过剩 的时代,厂商依然将目光紧紧定在设备的硬件规格上,却忘记了它们应有的逼格。

硬件有了 美没了 施华洛世奇都难以让你贵起来(图片来自The Verge)

自三星Galaxy Gear推出起,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外观设计的论战便从未停止过。在领域,厂商解释称矩形的表盘设计能让产品兼容更多的应用,但这却直接造成了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审美疲劳。笔者采访了多位亲朋好友,问他们对智能手表不感冒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永远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太丑。

如此傻大粗 让我怎样带出门?

脚拇指灰指甲原因
老年人便秘喝什么好
杭州看白癜风去哪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