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仁和人

浏阳历史网 2020-01-05 15:56:42

对龚自珍的评价 龚自珍故居在哪里

对诗人龚自珍的评价

人们对龚自珍的评价中记载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浙江仁和人,是清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自幼学习各类经史文学,显露出非凡的创作才华。对龚自珍的评价中介绍了他的政治抱负,他从青年时就深刻了解到清朝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并抱着热忱的希望试图挽救它,但因为没能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因此其不彻底的经济改革并未成功。

龚自珍画像

他还非常关心清朝现实社会中巨大的社会问题,并不断讽刺和建议,始终没有和当时的腐朽官僚同流合污,他指出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发挥传统经史的作用,并建议清朝皇上要稳固边防,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保卫国家安宁,虽然其改革的主要目标并不明确,但是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前所作出的抗衡封建腐朽及抵御外侮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对龚自珍的评价中最后强调了他的文学创作,他认为诗歌创作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所以诗中大都涵盖社会历史内容,着眼于当时的社会形势现状抒发感慨。在诗中实现了抒情、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并且诗歌的形式及风格丰富多样,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奇异多彩,不仅是诗歌,他还非常擅长散文的写作,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

,有的奇异,有的瑰丽,甚而有的偏僻、艰涩,正是他这种采用完全不同于以往诗词的表达方式,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龚自珍故居在哪里

龚自珍故居位于北京宣武门外上斜街50号。龚自珍曾经在这里住过5年,后把这里卖给了潘仕成,潘仕成将龚自珍故居赠与番禹在京同乡会并改名为广东番禹会馆。这个院子原来有亭子、戏台和假山,但是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没有了,是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被拆的,现在仅剩下西厢房和两幢北屋。这里现在已经成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宣武区政府文物科科长贾文静说这里的房子的状态只能称之为保存,院子的现存状况堪忧。经过修缮、换瓦、搭建,这里早已经面目全非。

龚自珍故居

龚自珍在京城还有一处故居是在西城区手帕胡同21号,有三个院落,前院有北房三间,另外还有十间房,院落保持原状。除此之外,在杭州还有一处龚自珍故居,位于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小采园。这处院子占地600多平方米,龚自珍11岁时跟着父亲去了京城,很少回来这里居住,但是龚自珍时常在诗中表露出对家乡的眷恋。

龚自珍一生漂泊,居无定所,留在杭州的遗迹很少。1988年到1989年,小院重新整修,被当做龚自珍纪念馆,现已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龚自珍纪念馆是一座清代风格建筑的两层小楼,上下各有五间房。馆内正厅放着龚自珍半身塑像,四个展厅里陈列了龚自珍生平的图文简介、史料、诗选和后人研究的文集。这里风景优美,小桥流水、有假山、亭子,很古色古香的一座庭院。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

龚半伦是龚自珍的儿子,名橙,字孝拱。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博览群书,然而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颇有龚自珍的风流本性,但是在做学问上,却没有半点龚自珍的影子。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虽博览群书却放弃参加科举考试。龚半伦这个人比他父亲更加的风流自喜,并且目中无人,据史料记载龚半伦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对其他一切东西皆不感兴趣。

龚半伦旧照

龚半伦虽然是官二代,但是却没有像现今的这些官二代一样贪恋权力和钱财。龚半伦虽学识渊博,并且得到龚自珍的亲自授教,但是龚半伦狂傲,喜欢空谈,虽然龚自珍教导他要认真做学问,但是龚半伦偏偏不听,辜负了龚自珍的期望。龚半伦流落到上海后,投靠了英国公使,龚半伦会说英语,威妥玛相当重视他,并且给他极高的待遇,还给他配了护卫。

知遇之恩定当涌泉相报,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龚半伦跟随英国人来到北京,并且把英法联军引进到圆明园里,随英法联军一起抢夺珍宝财物,发了一笔横财。随后的火烧圆明园暴行是中国人的痛,龚半伦和龚自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爱国,一个卖国。龚半伦跟所有的卖国贼一样,都没有逃出老天的惩罚,龚半伦虽前半生风光,但是龚半伦的晚年却不幸福,生活穷困潦倒,靠典当家里的东西为生,最后因精神不正常发狂致死。

月经量异常怎么调理
月经后期左侧小腹痛
小儿脾胃虚弱饮食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