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
浏阳历史网 2020-01-12 12:44:39
【原创】远方的思念------追忆我的母亲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著名作家老舍①
公元1974年12月3日,我高兴地接到了盖有县人民武装部大印的《入伍书》在离开家门时,母亲抚摸着我那崭新的军装深情地说:“儿啊!走吧,安心地走吧!到部队以后好好干,千万别想家。”说完话,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钱,硬塞进了我的裤兜里,…
那年,母亲刚好42岁。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十六年了。
十六年来,每当母亲节来临,我总要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她那慈祥的笑脸、亲切的话语及忙忙碌碌的身影;总想叫一声娘,想吃一碗她老人家亲手制作的手擀面,…
我的母亲,出生于河北省元氏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外祖父膝下四个女儿,母亲为长女,加之离娘家距离最近,所以,也就成了回娘家最多的一个女儿。②
母亲17岁时,嫁给了父亲。
父母亲年轻时的合影
结婚不久,便随同父亲来到了山西省太原市。
起初,母亲被安排在太原市金华烟草厂工作。后来,在大姑帮助下,又调到了山西省工人疗养院。可惜好景不长,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并进行了开胸手术,于是,母亲便忍疼辞掉工作,开始了漫长的照顾病人的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父亲康复出院,不知是因为母亲牵挂乡下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是不习惯大都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便带着未成年的孩子回到了农村。回到农村以后,户口就再也弄不出来了。
当时的华北农村③,条件异常艰苦,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半粗粮,一半细粮,再挖一点野菜补充,还能过得去,碰上自然灾害就要饿肚子。
一年春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便怀揣着希望到太原市去找父亲。等到母亲从太原市回到家里时,面罐内只剩下小半碗面粉了。看着几个可怜巴巴的孩子,一向刚强的母亲掉下了心酸的泪水。
原籍老家的宅院
为了养家糊口,母亲常常要比他人付出双倍的艰辛。从我记事起,母亲每天都是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清扫院子、起火做饭、喂鸡喂猪、…总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儿。送我们上学以后,又去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一天的劳动结束了,别人可以歇一歇,但母亲却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权力。放下农具,弹掉身上的灰尘,又开始打理家务,直到月上三杆,昆虫夜鸣,才得以休息。
人民公社化那会儿,生产队的效益不好,拼死拼活干一天,才挣8个工分(折合0.3—0.5元)年底一算账,扣除口粮款,不仅分不到红,还欠生产队的债。
农村太苦,太穷,太累人了。贫困就像一条高高扬起头的眼镜蛇,紧紧地缠绕着母亲,摧着母亲勤巴苦挣,甚至毫无理由地节衣缩食,一刻也不敢懈怠。
制作玉米面窝头
母亲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烹饪技艺非常熟悉。蒸馒头,包饺子,压饸唠,尤其是用新玉米面制作的饼子,香、脆、甜特别好吃,既是没有菜也能吃得很饱。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制作饼子的时候,首先把新玉米面在盆子里用开水烫过,再把生坯用力贴在发烫的大铁锅上,一会儿功夫,金灿灿黄澄澄的饼子就出来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北农村,家里没有男劳动力的日子是很难过的。例如房子漏水、墙皮脱落、围墙、猪圈出粪等重体力活儿,都得厚着脸皮去求人。好在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很纯朴、善良,只要母亲有难求援时,都会出手相助。
2015年,我返回故乡寻梦时,意外见到了儿时常常帮助我们家的王大伯,我的心一下就热了起来。迅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大伯的手,感谢他的滴水之恩。王大伯看到当年的那个小不点回来了,高兴地说:“不用谢,不用谢,乡里乡亲的千万別客气。”多么善良的人啊,多么朴实的话,再次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乡情。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没有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不懂科学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时候会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小时候,家里的生活不富裕,甚至有时候还表现的有些拮据,但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都会有。每次放学回到家里,母亲不管多忙,不论多累,都会准时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饭桌;冬季到了,母亲又早早把御寒的衣服为孩子们缝制就绪;过年了,蒸年糕、包水饺、做豆腐…,把年过的热热闹闹。
1979年夏天,在我首次穿上四个兜的军衣回家探亲时,母亲高兴地逢人便说:“我儿回来了。”还把深藏在盐缸里的猪肉④拿出来,给我做肉丝面;把几个姨妈从邻村叫来,给我包茴香馅饺子。看得出母亲是从心底里感到自豪与高兴。
当我再次离开家门时,母亲流泪了,我也流泪了。母亲流的是幸福与不舍的泪,儿子流的是愧疚与无奈的泪。
山西省水利厅宿舍⑤
1987年,我从部队转业到了山西省太原市。离母亲近了⑥,本想多陪陪她老人家,在经济上给家里一点资助,但母亲却说:“家里什么都好,不用你们介记。”
春节到了,按照华北地区习俗,男孩本应在父母身边守岁。但母亲从来不认这个理,反道是每逢春节来临,总要敦促我携带妻儿回河北省探望岳父母。母亲说:“你岳父家没有男孩,你们还是去陪陪他们吧!”所以,自从我们转业到太原市起,我和妻子就从来没有在父母身边度过一个春节。2003年,是母亲在世的最后一年。本想回去陪她老人家过个春节,可因只考虑了单位节日值班,又错过了这个尽孝的最后机会,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
母亲是个十分刚强、大度、韧性极好的人,不仅关心自己儿女的成长,还对孙子辈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1984年,在我女儿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妻子考上了军区军医学校。无奈,只好把女儿送回太原市由奶奶抚养。女儿离开妈妈后,哭啊,哭!奶奶抱着宝贝小孙女,从房子的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回这头。边走边拍边哄着说:“宝宝乖,宝宝乖。妈妈出差去了,过几天就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女儿才融入到母亲的生活中去。
母亲把儿女们的事业看得很重,但对自己却十分刻薄,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七十年代我在新疆戍边时,就多次恳请母亲到部队看看儿子的生活环境,游览一下北国风光,但母亲却说:“你们的工作那么忙,我不能去打扰你们”1996年,我调入海南省分行工作后,再次提出让母亲来海南岛看看,但母亲还是迟迟不表态,直到六年后才圆了我这个梦。
2002年1月13日,父母亲从太原乘坐火车到达广州。我提前一天去广州迎接,并陪同二老参观了白云山、聂耳音乐厅和陈家祠堂。午饭后,又安排两位老人到美容厅洗脚,让老人家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父母亲抵达海口市一周后,为了避开春节旅游高峰,我陪同二老前往东线景区参观旅游。参观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南湾猕猴岛、三亚亚龙湾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寺等热点景区。
父母亲海南留影
春节刚刚过完,母亲就嚷嚷着要走。妻子深情地挽留说:“您们住这么几天就走,会让人笑话的。再说,现在北方天气冷,回去容易感冒,等暖和了再走也不迟。”母亲看到儿媳一片诚心,也就留了下来。
春节过后,一切恢复了平静。
母亲想帮儿子做一点事情,可又找不到什么事情可做。到厨房做饭,又怕做的饭菜儿媳不爱吃。看得出她老人家人虽然留在了海口,却并不像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自在。
元宵节过后,妻子随海南省出访香港。我也因公务繁忙常常不能回家吃饭,于是,便嘱咐二老自己做饭吃。然而,母亲却总是捡最简单的饭菜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再恳请母亲放开点,但母亲却听不进去。看到鱼、虾和肉,总是说:“在老家吃青菜、豆腐惯了,吃这些东西不习惯。”有时候,我带二老到酒店就餐,母亲也念叨道:“别去了,还是家里好。”我知道,母亲是怕花钱。
母亲长期生活在内陆城市,对南方尤其是遥远的海南岛非常陌生。这次与父亲走出三晋大地,第一次看到了浩瀚的海洋、随风而动的椰子树和头戴斗笠的黎族人;第一次品尝到了龙虾、鲍鱼、椰子汁;第一次感受到了南方同北方的区别与不同;第一次在香蕉树、芒果树下拍照留念;当然,也是第一次在自己长子家度过了七十天美好的时光。
硕果累累的芒果树
2002年3月23日,总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二老随我返回华北大地。
在北京期间,我抽出时间陪同二老参观了广场、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登上了城楼,在当年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地方拍照留念。
走进宏伟的故宫博物院,母亲看得很仔细。手摸着金銮殿前的石雕,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清朝皇帝住过的地方啊!”看得出母亲是发自心底里高兴。
第二天,家住北京的四姑妈,又陪同二老参观游览了颐和园、动物园等名胜景点。
3月28日,二老返回了太原市。
2002年12月12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这天下午,二弟、小妹相继从太原打来,告知母亲患上了胆总管肿瘤。
噩耗传来,我惊呆了。
我怎么这么粗心!母亲在海南岛两个多月竟然没有发现一点征兆,怎么就没有想起给母亲做个身体检查。
我的心里在自责,在难受,在流血,…
下班后,我顾不上洗涮,拿起嘱咐小妹:千万不要着急,尽快联系医院治疗,对母亲暂时封锁,…
当晚,我失眠了。
三弟获知后,第一时间从石家庄赶回了太原市。
12月16日,三弟、妹妹赶赴北京联系医院。
12月17日,母亲住进了总医院。
住院期间,通过肝胆外科手术切除了大部分病灶(因母亲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于2013年1月7日出院返回太原。
2003年1月10日,我和三弟相继返回了工作单位。
母亲出院后,在家生活了六十六天。
2003年3月13日,母亲的腹腔开始复水,住进了山西省太钢总医院,当天抽水1200毫升。
3月26日,我再次乘机返回太原。
走下飞机后,我来不及回家就直奔太钢总医院。推开病房的大门,看到母亲期待的眼神,我的心里酸溜溜的,止不住的泪水一个劲儿地往外流。
山西省太钢总医院⑦
母亲显得很焦急,嘴里不停地念叨:“怎么住院住的越来越重”四姨妈坐在母亲床边,不停地开导她说:“别着急,医生正在想办法。你一辈子没有住过医院,不知道住院的味道,慢慢会好起来的。”
熄灯时间到了,二弟留下伺候母亲。
四姨妈走出病房,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失声痛哭。她知道,姐姐在世的日子不多了。
3月27日,母亲转院到了山西医学院第二附。
3月30日早上,我从酒店买来了一碗小米粥,让姐姐给母亲喂下,像诸多苦日子一样开始输液。
11点40分,母亲突然开始吐血。
主管医生来了,内科主任来了。
开单,买药;
输血,止血。
口服的,注射的,都用了,血仍然止不住。
16点26分,终因抢救无效,母亲在痛苦中闭上了眼睛。走了,永远地走了,嘴角带着血水,没有留下一句话。
母亲不知道自己要走,…
母亲自始至终都是清楚的,…
母亲想的是给自己注射的药水,一定能治好自己的病。
母亲至死都是那么坚强,没有一句呻吟,没有一滴眼泪。
深切悼念我的母亲
16点30分,医院开始撤出抢救设备,姊妹几个泪流满面。我跪在母亲床前,拉着她那还有余温的手,撕心裂肺地呼喊:“娘,娘!”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可她已经没有了反应。
17点30分,母亲在儿女们的护送下离开了病房,…
母亲去了,永远地去了。
母亲的远去,让我的心好痛好痛。
我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
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做出了什么的事情,而在于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变为一点一滴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家人,奉献给了社会,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儿孙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路。
2012年《读者》刊登了一篇题为《老地头力》的文章:“有半年多时间,我不敢面对老娘走了的事实。一直到六个月后,在徒步穿越墨脱的行程中,事情才有了转机。…在墨脱的原始森林中,有许多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树下堆积着厚厚一层脱落的树皮和落叶。…那些参天大树,正是传承了母体的基因,汲取了天地精华以及落叶和树皮的营养,才生机盎然,身姿挺拔。…或许,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老那股能量,不是从被文明教化过来的心智中产生的,而是发源于她的大爱。”这篇文章文字不长,但真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之情,深刻诠释了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儿女们的感激心情。
读后感受颇深!
诠释与说明:
①引自1943年4月桂林《半月文萃》第一卷第九、十合刊。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笔名鸿来、絜青等,字舍予。中国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等,此外,还撰写有大量的报告文学。
②协助外祖母料理家务。
③当时,正是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④七十年代的华北农村,多数农家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把宰杀的猪肉吃一半,留存一半(埋在盐缸内保存)
⑤父亲单位的职工宿舍
⑥八十年代初,山西省太原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母亲从河北省老家迁入太原市。
⑦山西太钢总医院,建于1952年,隶属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所甲等综合医院。
⑧部分照片来自络。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母亲
母亲,是子女对于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在社会学上,母亲可指养育与教养子女成长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经由合法的渠道,领养子女,或与有子女的男性结婚,进而成为该子女的法定母亲。经领养而成为母亲的称为养母,与有子女男性结婚而成为母亲的则称为继母、後母或晚娘。在生物学上,子女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有一半是由母亲的卵子的提供,因此可借由DNA分析来辨别亲属关系,且父亲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只有提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因此子女细胞中粒线体的DNA皆来自母亲,可由此来判别母系祖谱。
总全身乏力是什么原因成都男科医院地址
赣州治疗牛皮癣医院
- 无儿无女的梁朝伟妻子,抱着李湘女儿挺有慈母样,一身黑装有气质
- 柳岩与妈妈穿旗袍录节目!身材高挑妆容显清纯,母女眉眼想像中相似
- 应采儿带儿子出游,老大外表帅气招风耳惹眼,小儿子清秀似女孩
- 清代和田籽玉“心即是文殊”柱状勒
- 西南政大某男孩子,对“唐山打人事件”发表不当言论,被学校处分
- 恋爱的人总以为自己看得见未来
- 纪录片客串最主要的三大类型
- 蓝天燃气(605368.SH)发预盈,预计上半年盈利3.2亿元-3.6亿元,同比增加65.75%-8
- 通威股份(600438.SH)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投资者购买 斥资约54.88
- 妈妈本想给宝宝拍大片,谁曾想宝宝的小步伐亮了,网友:实在太可爱了
- 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 重磅!墨尔本顶级私校酝酿新校,学费低很多!华人妈亲述4岁琪一波三折入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