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

浏阳历史网 2019-09-10 15:00:24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阴阳五行为框架的道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派儒学思想体系但是相信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应该是来自于他对汉武帝刘彻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画像

  董仲舒的出生并不平凡,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里面还有非常丰富的藏书,这就为他以后从事儒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开始招收大量学生,讲授儒学随着他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学识和名气也越来越大之后到了汉景帝年间,他被任命为博士,专门讲授经学在汉武帝继位之后,他出任江都国的国相,主要通过研究《公羊》等著作

  ,推究阴阳运行的规律来预测刮风下雨

  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即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于是董仲舒就在他的《举贤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天人感性”、“大一统”等学说董仲舒还认为“天”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命都由天来控制,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的这一建议最终能够被汉武帝所采纳,促进了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董仲舒病逝于前104年,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被葬在了当时京师长安的郊外

  董仲舒的主张

  在中国古代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依据当时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及变迁,提出了许多适应当时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的著名学者董仲舒

  董仲舒雕像

  董仲舒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针对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他认为历史中朝代和政权的更替是由五德运行来决定的当时董仲舒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改,他认为朝代的更替是依据“三统”,即黑统、白统和赤统来依循的

  他的第二个思想主张是提出了朱莫甘娜的“君权神授”理论在汉朝以前的历史中,所有君王的君位都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当时西汉的开创者是一个平民,他要君临天下不仅需要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撑,更需要一种理论来加以强化他的帝位董仲舒就因时制宜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不仅来自于祖先聚成,更重要的是来自上天的旨意,这就为君权神授统治权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第三点就是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和信”这一理论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和继承,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和规矩

  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董仲舒所提出的这些理论无疑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理论都是错误和严重压抑人的个性的东西

  董仲舒新儒学

  “新儒学”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战国末期,比如说当时著名的儒学代表和学者荀子的学说和思想主张,就曾被称为“新儒学”,而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董仲舒对儒家的阐释和解读,也被后人称之为“新儒学”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所构建的儒家体系已经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思想了,而是呈现出了一种多圆的开放结构,在这当中,董仲舒还融合了道家的黄老学说在自己的思想中

  董仲舒雕像

  董仲舒的学说除了被称为“新儒学”之外,也被人们称为“董学”他的学说是在继承先秦时期孔孟学说的基础上,以道家阴阳五行作为框架,吸收其他家的思想精华,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体系第一个理论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学说他利用和改造了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建构了一个既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又包含完整的天人宇宙论的全新思想体系同时还竭力把皇帝的统治和天道的运行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阴阳五行和人事政治互相一致又彼此互相影响的理论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对先秦儒学的重新阐述

  第二个是“天有四时,王有四政”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对当时统治者的地位来源做出合理的解释,为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个思想主张便是“三纲五常”这一思想主要的目的在于规范个人的行动,限制个人思想的泛滥,有利于控制当时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已经成为历代统治者钳制个人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小孩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宝宝偏食不吃饭
小孩脸黄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