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浏阳历史网 2019-10-26 04:36:59

  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创作过两首著名《风流子》,其中一首据说是他调任溧水知府时所作全篇都在抒发对远方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所描写的景色也都是此人想象而已,由景及情

  周邦彦《风流子》

  上阕里,女子所住的屋子在词人的想象中,有春水新涨的池塘,有被风吹动的帘子,有宛若舞蹈的细碎的影子他羡慕燕子,也羡慕苔藓,因为它们可以回到从前所在的地方筑巢或者生长为何这是他所思念的女子的所在,可他已经不能像它们那样再回去,因为女子被“金屋藏娇”,已经属于他人而那个女子此时正在这深深的金屋中弹奏丝竹,想说说不出,想唱先哽咽,连借酒消愁都令人厌倦

  下阕里,词人继续想象,女子已经梳理新妆、打开红窗,想要欣赏月色来排解寂寞此时,词人的感情已经无法承受,他是多么的想要飞到她的身边,跟她诉诉衷肠

  ,寄给她明镜,偷换她奇香“秦镜”和“韩香”是借用典故,说的都是男女相爱可是他却与女子咫尺天涯,不能见面,词人祈求上天,让它行个方便,让自己与爱人相见厮守,哪怕霎时又何妨

  周邦彦的这首《风流子》可以说是把一个男子对爱人思念的痴情表达得无比细腻透彻,最出彩的是,词人全篇都是想象,先描写景物再到所思念的人,仿佛电影镜头在慢慢的推进一般情绪也是在这样的想象中不断积蓄,从开始的清淡转浓转深,到最后已经不能克制,只能任其倾泻

  周邦彦的花犯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创作过一首《花犯》,而这一词牌名其实也是他首创而周邦彦的这首词据说是他调任溧水知府时所作,所吟咏的“花”为梅花,以此来感慨自己

  周邦彦《花犯》

  上阕的前六句是对梅花的详尽描绘低矮的粉墙旁,梅花开在枝头和从前一样光彩照人花瓣上尚有露水的痕迹,仿佛美人洗尽了铅华,无限的美丽词人从这眼前的梅花想到去年,因他那时也曾经一个人独自赏梅那时梅子已熟,我高兴地用它来下酒更加可爱的是,雪中那株梅树,被白雪覆盖像是有层棉被,透着清香

  下阕里,词人已经从去年的回忆中出来,又回到赏梅的现在今年赏花太匆忙了,梅花和我彼此相遇,我内心愁苦,梅花仿佛知道一般也开得憔悴我对着梅花久久地叹惜,看它的花瓣一片片旋转着飘落在地上梅子又快要熟透可以下酒,那时候我大概正在江上我宁愿是这么一枝凄清的梅花,在黄昏时斜斜地把倒影映在水上最后一句是化用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是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和神韵

  周邦彦赏梅,想到去年以梅子下酒的乐事,而如今等到梅子熟透,那时的自己已经离开这里,是因为当时他正在宦游,漂泊无定词人不愿如此,他宁可像梅花一般孤芳自赏这首词的亮点在于,四段话每段都是一个时空:现在、去年、现在、未来,词人在不断联想,但这种跳跃和切换十分的流畅,情绪也在这过程中变得深沉

  周邦彦菩萨蛮主要内容是什么

  《菩萨蛮·梅雪》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周邦彦,收录于他的文集《片玉集》当中其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比较常见的”菩萨蛮”,而“梅雪”才是该词真正的名称该词乍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就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词,实则是通过吟咏梅雪来抒发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艰辛,其中也暗含了飘零不偶的感概全词只有八句,但是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可谓浑然天成之作

  诗词配图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新旧两党争斗最激烈的时候那时候就连原本应该是一心求学的太学都成为了两党的争斗场在周邦彦进入太学之前,有一个名叫虞藩的太学生向朝廷上报太学存在授课不公的现象这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却被新党所利用,最终引发了一场震动一时的大案结果就是在太学内任教的旧党成员不是被流放就是关进大牢自此新党便成为了太学的主导,他们的学说和思想也成为了太学的标准教材,而与之相对的是,任何违背他们宗旨的学说都会被视为邪门歪道其中新党的领袖王安石的威望和诠释达到了最高峰,太学教授必须按照他的解说上课,学生也必须以他的学说应考,谁要是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就被无所不在的眼线给告发可见当时周邦彦身处环境之恶劣

  该词借对景物的描写巧妙地抒发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懑之情,既达到了抒发感情的目的,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在词句上还是感情上都是无可挑剔的精品

宝宝脸部发黄怎么回事
儿童止咳化痰
小儿脾胃虚弱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