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院要成为创新旗舰
浏阳历史网 2020-06-10 01:33:25
中国农机院要成为“创新旗舰”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着名论断对现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农业来说仍然不过时,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当地司法所等部门出面协调。10月16日,采访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他说:“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整个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水平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20.5%骤减到如今的低双位数。最近的销售趋势显示。”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中国现代农业装备的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和发展规模。
围绕中国农机院作为“现代农业工程技术装备‘引领者’”这个话题,李院长着重谈到了农机院的转型发展历程和作为“国”字头的科研机构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担当。
艰难转身,迎接市场洗礼
谈起中国农机院的发展,李树君说,从事业单位转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要转思想、转观念、转机制。
中国农机院是1956年建院,经历了3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1986年,这个阶段作为国家事业费削减试点单位,每年事业费削减20%,到1990年就完全取消了事业费,要自己挣钱生存,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农机院最困难的时期。
第二个是1999年正式注册为企业,这个时期的科研人员的观念完全转变了。中国农机院实行的是课题承包制,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课题组,通过课题项目进行创收。这一体制对中国农机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人人参与经营了,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科研规模小型化,科研行为短期化。后来院领导发现这个问题,就开始搞科研集约化,成立了几个中心,即收获机械中心、节水中心、畜禽中心和薯类工程中心,目的是要把大家凝聚起来。科研集约化为后来的产业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是2009年,中国农机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从1999年到2009年,是中国农机院由科技型向产业制造型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2000年河北固安县基地建立,2001年成立现代农装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买产品公司,这一系列举措让农机院告别体制内生存,真正走向市场。
使然,农机院要成“创新旗舰”
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机械工业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但也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一是我国农机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农机新产品开发。二是我国农机企业科研能力弱,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不强。三是国内多元长效机制缺乏,持续创新投入能力不足。农机科研投资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装备技术的持续创新开发与应用。
内容分页:【1】【2】
怎样缓解手足麻木鹤岗治疗白癫风医院池州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四川教师公招:甘孜招914人,医学系岗位占比99%
- 2022年焊工考试高级焊工考试梁汉文套卷及答案
- 长春视觉艺术生文化课英语学习方法,高三学校分享
- 廖彬宇作人古诗选:天行记七律
- 肯豆的衣品真是“卡戴珊家之最”,漂亮有型,身材挑不出毛病
- 富国基金股权转让新进展:山东金融资产豪掷50.39亿元收购富国16.675%股权,回报率高达352.
- 【东方焦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与海外中医中心共同承办国际代表大会“中医儿科”线上分论坛取得圆满成
- 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 又一富豪入驻!李兆基出手投资新加坡!
- 小个子男生夏季穿搭,学学这3个显高技巧,轻松拥有大长腿
- 破亿元!七一一所成功中标地中海航运6艘16000TEU集装箱船脱硫系统对订单
- 蓝天燃气(605368.SH)发预盈,预计上半年盈利3.2亿元-3.6亿元,同比增加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