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很多文学评论物业

浏阳历史网 2022-02-07 10:01:09

当下的很多文学评论,透露出苍白无力,其中一个严重弊病,就是审美品格的缺失。这种缺失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不注重文学的美学形式和审美内涵,而仅仅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文献资料。作品中的文学性被冷淡,批评家的眼里根本没有文本,或者是即使看到了文本,那也只是利用它来说自己的话。最终导致对文学审美性的消解。它造成诸多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文学的创新探索,也不利于一个时代审美鉴赏水准的提升。

此外 就文学评论的整体格局而言,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女性主义到文化研究,从文学生产到文学传播,各种外来的理论轮番地“小试牛刀”,在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的同时,也严重地遮蔽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它首先不利于当代文学的艺术创造,新的艺术探索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鼓励,很容易被淹没在大量的粗制滥造的赝品中。其次,不利于社会和大众的审美品位的提升。在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激发出的功利主义和短平快地得到回报的社会心态面前,缺少文化内涵的即兴小品,颠覆经典作品的胡乱改编,亵渎优美典雅的粗鄙低俗,形成流行的文化快餐。针对这一现象,仅靠行政手段是难以奏效的。最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荐和评价优秀的具有较高审美品格的作品,揭示其艺术上的独特成就,提高全民族的审美水准。

审美性是文学的命脉所在

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文明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是因为它蕴含了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的丰富内容,也携带着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众多信息,但其立身之本,首先是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感性的丰盈和审美的愉悦。孔子论述诗歌的功能为兴观群怨,兴,朱熹注之为“感发意志”,就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愉悦感,包括感性唤起、情感应激、联想和想象、评判和取向等。恩格斯也指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前者廓清了文学的审美感受性的重要,后者指出文学评论的独特尺度。在自然科学和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之外,人们之所以需要文学,就是因为它直观性和可体验性,因为其有独特的有魅力的形式感,韵律、节奏、语感、情思、人物、情节、象征、意境等。同时,审美感性又和日常生活的感性不尽相同,它已经演化和积淀为感官感受中,变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层情绪反应”。

因此,在文学评论中,对这种审美感性的注重,中外皆然,古今一理。中国的诗歌鉴赏,不是那种“镜花水月”、“羚羊挂角”式的譬喻,就是“清新”、“俊逸”、“浑大”、“通脱”式的描摹,讲气韵生动,讲意境悠远;对古典小说的评论,则是以贴近文本的评点方式进行,金圣叹与《水浒传》,脂砚斋与《红楼梦》,张竹坡与《金瓶梅》,都是绝好的例子。

可以说,审美不是万能的,但是,文学创造和文学批评,离开了审美评判是万万不能的,即使在特殊时期,也概莫能外。比如,一些论者认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充满了政治色彩,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内容,以至于它是几乎是由政治运动推动向前不断激进地走向极端。但不管如何,它又依然是文学,在政治之外,它还有文学性的东西存留下来。正是文学性和审美品格,成为当代文学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王愿坚在世的时候,讲到胡乔木对他编剧的电影《四渡赤水》的批评,胡乔木说,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要看的是艺术啊,要是为了了解历史,买一本历史教科书就行了。这也是对文学的审美品格的呼唤吧。

(:邵钰杰)

厦门妇科医院哪家好
西安哪里专业治男科
西安妇科好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