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答记者问出书内幕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位置位置
浏阳历史网 2021-02-21 03:50:23
作者:李培
“《朱镕基答问》上市短短两周,已经几次脱销。”广州购书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这本书刚上市就登上广州地区非文学类销售榜冠军。“购买者不只是政府人员,很多都是普通市民甚至学生。”该负责人说。
近日《朱镕基答问》在全国统一面市,上市10多天,销售记录不断刷新,目前全国报订数已突破75万册,按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陈鹏鸣的话,这本书销量过百万不是太大问题。
因一本书的热销,已淡出政坛和百姓视野的前任总理朱镕基,再次走入公众视野。这本由朱镕基唯一署名出版的书,并非一本自传,却敏锐地找准了读者的兴奋点,收录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不少精彩内容是第一次向国内读者公布。
媒体评论人石勇说,一本前国家领导人关于问答的对话实录,结集出版并能获得如此畅销,此前先例并不多。《朱镕基答问》为什么能够畅销?探访了该书的编纂出版过程。
选题
“原稿比较书面化,我们特别参照当时的采访实录,恢复了朱镕基的语气词,体现他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早在朱镕基在任的时候,我们社就接到读者和来信,希望能够将朱镕基接受采访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书。”昨天,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陈鹏鸣对本报回忆说,当年,朱镕基总理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机智问答和风趣谈吐,就已经在社会大众中被传为佳话。
陈鹏鸣回忆说,当时人民出版社就有出版“朱镕基答问”一书的想法,很快上报给朱镕基办公室,“大概两年多以前,我们收到了同意出书的回复,开始着手操作这本书”。
《朱镕基答问》出版协调领导小组负责人陈亚明告诉本报,最初的选题选稿都是“幕后组”提前选定的。这个“幕后组”阵容非常强大,总协调人曾经是朱镕基任总理时的办公室主任,此外还包括了多名专家,如著名经济学家谢明干等人。
人民出版社主要负责这个“幕后组”选定内容之后的成书工作。为此,人民出版社精心挑选出 0多名资深,制定了详细的校对注意事项,要求人员必须对书中涉及的大量人名、地名进行一一查证和核对。
陈亚明回忆说,书中特别收录了朱镕基与港台的一段对话,他跟随行的港台聊天,非常轻松和口语化,“交到我们手上的原稿比较书面化,我们特别参照当时的采访实录,恢复了朱镕基的语气词,体现他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编纂
“没什么好删节的,对外国都可以谈,对中国、对中国人民肯定是不应保密的。”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说,对朱镕基“答问”材料的收集整理是首次,收集材料的来源渠道相当宽泛,包括凤凰卫视、外交部等不少部门都有提供。“过程中,好像我们还没看到有什么特别敏感的内容。因为他的答问几乎都是公开的,在境内外都是在公开场合答问,所以基本上没有特别敏感的话题。”
但《朱镕基答问》中,国外媒体的提问有时候相当犀利,书中都对朱镕基的回答一一收录。“没什么好删节的,对外国都可以谈,对中国、对中国人民肯定是不应保密的。”陈鹏鸣说,对于敏感问题的国外访谈进行收录,编纂过程自始至终没有引发过争议。
“应当说,朱镕基在任副总理、总理一职10年期间,重要的媒体访谈都基本收入书中了,至今也没有发现遗漏过哪次重要访谈。”陈鹏鸣说。“要说我们有删节,那主要是针对朱镕基在不同场合针对一些同样的问题所作出的重复的回答进行了删减。”[NextPage]
陈鹏鸣认为,以“答问”编纂成书的形式能充分体现出朱镕基的政治智慧。“举一个例子,当年朱镕基出访美国,正是李文和间谍案在美国沸沸扬扬的时候,朱镕基在一次大学演讲里非常风趣地说,自己刚刚听到大学校长在探讨‘从事空间秘密探索’方面的研究,自己一听到‘秘密’二字,就很紧张……”陈鹏鸣说,朱镕基以这个开场,成功化解了美国媒体咄咄逼人的采访提问,表明一个大国总理的气度,是政治智慧所在,被收录书中,成为精彩篇章。
内容
“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这不仅是因为安徒生不就是植物人了吗?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朱镕基答问》甫一出版,书中一些片段和话语开始被读者和友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要数:“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这句话源自一次两会采访时,朱镕基在回答法新社提问时的作答:“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吗?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陈鹏鸣告诉,因为朱镕基坚持不出自传,也不阅读写他的东西,因此《朱镕基答问》成为目前唯一由朱镕基署名出版的书。陈鹏鸣回忆说,朱镕基亲自参与了《朱镕基答问》的封面设计,还特别对书的定价都做了要求。“这本书定价59元,双色印刷,前面还有彩页。首长那边明确要求我们在不亏本的基础上,尽量把价格压下来,一定要考虑普通读者的购买力。”
陈鹏鸣说,《朱镕基答问》至今在全国的订货量已经有75万,仍然不少地区传来缺货通知,该书希望突破100万的发行量。“有一点我们很感动,这本书的畅销不是靠政府系统购买,都是普通读者自己掏钱买。”
特点
“在国外,出书有时候是政要的作秀手段。《朱镕基答问》决不是把朱镕基刻画成所谓的‘政治明星’。”
“《朱镕基答问》之所以畅销,因为它从不少侧面记录了朱镕基在任时的内心生活。只要仔细读,人们会发现许多细节,流露着他的内心情感。”陈鹏鸣举例说:有一次在接受日本采访时,日本问他会不会感到痛苦或孤独?朱镕基回答说,他一点也不感到孤独,一年所批出去的文件包括人民来信接近1万件,只有在8小时睡眠的时候才感到是真正的孤独。还有一次,有外国问朱镕基怕不怕夫人劳安,朱镕基回答说没觉得可怕,觉得很可爱,但他也对媒体说,自己在家都听夫人的,工资都交给夫人。
“‘答问’中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朱镕基处处表现出自己常人的一面,他将自己的真性情流露给媒体,流露出一个中国男人的可爱之处,这大概也是《朱镕基答问》能畅销的原因。”陈鹏鸣说。
陈鹏鸣告诉,尽管《朱镕基答问》中非常完全地保留了朱镕基回答媒体采访时的个性化风格和非常多的精彩语录,但与国外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政要传记类书籍的操作模式有根本区别,“在国外,出书有时候是政要的一种作秀手段,出书往往就是要把他们包装成政治明星”。“《朱镕基答问》决不是把朱镕基刻画成所谓的‘政治明星’。”
相关
个性化细节
1.名字小过
对封面的设计,朱镕基提出一个明确的意见,要求“答问”几个字的字号要大一点,他自己的名字要小一点。而之前的设计,“朱镕基”几个字放得更大些。他转告:“朱镕基答问的主角应该是,而非朱镕基”,并要求把他的名字改得小于旁边“”两个字。[NextPage]
2.“您”改成“你”
原本的媒体对话中,媒体尊称朱镕基为“您”,而在书出版前朱镕基和工作人员审稿时都改成了“你”,体现了“平民总理”讲平等的一贯风范。陈亚明告诉本报,这一改动,应该是朱镕基亲自授意才做的改动。
(:李明达)
贵港白癜风医院收费高吗肇庆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太原宫颈糜烂治疗费用多少钱
成都阳痿治疗费用多少钱潍坊男科医院合肥治疗宫颈糜烂费用
昆明排名好的不孕不育医院湖州治疗包皮包茎多少钱
哈尔滨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哪家好
- 九龙建业拟8.17亿港元购并能杰发展
- 小猪眼睛水肿怎么治疗?小猪眼肿了怎么快速消肿?本文有好步骤
- 4.2亿元!太原又一轮消费券来了,5年初21日开抢
- 中梁控股提前注销1.5亿美元2022年8月本票
- 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 我在新疆卖拉面:180㎡年营业额500万,8个月回本
- “牛市旗手”上市浪潮涌动,两券商同日披露IPO写明,还有一大波在排队!
- 数字工商业时代,丽人丽妆以数字化创新助力品牌可持续增长
-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骨外科咳嗽门诊解患者咳嗽之苦
- 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投资人提问:利群股份跟利群牌香烟有关系吗
- 儿歌多多魔力公主西西 公主换装记 宝宝来帮公主换漂亮的衣服 儿歌多多 星河知识计划 智慧生活星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