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的背景是这样的

浏阳历史网 2020-01-18 13:17:41

开罗会议的背景是什么

开罗会议的背景是什么

开罗会议的背景是这样的。二战时期,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积极酝酿中美英苏会议,决定战后的国际政治安排。罗斯福几次致电才让蒋介石答应参加会议。由于斯大林拒绝与蒋介石见面,苏联并没有参加开罗会议。会议上只有中英美三个国家代表。

开罗会议照片

三国代表在开罗会议完毕后,发表了开罗宣言,要求日本要将台湾、澎湖列岛、以及东三省还给中国。

国民政府为了此次的开罗会议做足了准备,关于在会议上蒋介石应该提出的问题书写了一份草案,主要有三个大类。一对日本的作战计划。二日本战败后应该接受的条约。三战后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参谋长也有关于军事方面的建议,包括缅甸问题、中国应该得到的装备、中国的空军建设、美国在中方战场上能够给予的帮助。秘书厅也拟定了三种具体方案,一军事合作,二政治合作,三经济合作。

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后,关于政治问题主要是和罗斯福长谈。中英双方早就有了默契,没有需要再谈论。在谈论中,中方据理力争,终于达成了共识。

会后的开罗宣言是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这个宣言在开罗会议上经过三国代表认真的讨论。在三人都同意,并且也得到了斯大林的肯定的情况下才发表。这是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出的政治意愿。关于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开罗会议的背景。

揭秘开罗会议的经过

开罗会议简介是这样。在二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了一场会议。出席这场会议的是中方代表蒋介石,英国代表丘吉尔,美国代表罗斯福。这次会议商讨的是如何对付日本以及战争过后国际上的形势,制定了关于缅甸的决策和帮助中国的方案。

开罗会议照片

会议的发起人是罗斯福,其实他向三个国家发起了邀约。蒋介石在得知斯大林也参加该次会议后,致电美国,在苏日关系没有决裂前,他蒋介石参加会议会不会让斯大林感到不便。蒋介石给出了建议,让美英苏三国先谈。七月份,美方提出来说要与蒋介石见面。蒋介石回电,建议将会晤时间定在九月。八月,美方又提出能否邀请蒋公到华盛顿会晤。中方以蒋公日程繁忙为由拒绝了。十月份,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他想要促成中英美苏之间的团结,现在都还不知道斯大林能不能参加。但是希望在任何的情况下,中美英能够尽早在某处会晤。罗斯福告知了开会时间从十一月二十日到二十五日,地点定在埃及海岸。罗斯福强调虽然蒋介石并不想离开国家太久,但是现在离开正合适。相信困扰蒋介石的问题能够在三人会晤之后解决。

后来蒋介石答应出席。罗斯福发出正式邀请让蒋介石在二十一日到达开罗。不久后,丘吉尔也致电蒋介石表示借着这个机会,能够协调好同盟国之间的工作,促进和平与发展。斯大林没有同意与蒋介石见面,所以开罗会议只有三个国家代表。在德黑兰,美英苏也开了一次三人会议。宋美龄以蒋介石翻译的身份参加了会议。这就是开罗会议简介。

开罗会议的影响有哪些

开罗会议的影响长久而深远,尤其是对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上产生的影响无比巨大。美国承诺给中国武器援助,两国将一起反攻日本。在开罗会议上制定出了反攻日本的战略,以及战后对日本的仲裁。经过整理,在开罗会议中达成的共识被制定出了宣言向世界宣布。想要战争结束,日本就要无条件投降。

开罗会议照片

因为开罗会议的召开,亚洲抗日的力量才被凝聚起来。开罗宣言是开罗会议的重要成果,向全世界宣布了反法西斯的团结、打败日本的重要决心,打击了侵略国的气焰。但是开罗宣言也有不足。只规定剥夺日本对占领地区的统治权,没有具体谈论该如何处理。在朝鲜的问题上,立场也很模糊。关于香港也没有做出重要说明。

开罗会议带给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中国参与开罗会议时,虽然得到了礼遇和承诺,但是后续全部改变了主意,导致中国遭到了伏击。当然开罗会议也对中国产生了正面影响。开罗会议确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威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成长。开罗会议也为日后中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开罗会议和宣言为中国收回被日本侵略的土地提供了依据。中国不经可以收回东三省,还可以收回被日本占领长达五十年的台湾。

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也为处置日本提供了依据。这就是开罗会议的影响

泉州十佳牛皮癣医院
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肇庆牛皮癣专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