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河南临漳县知县
浏阳历史网 2020-01-21 20:29:25
一、少年倔强
何乘鳌是明朝大学士、正学方孝孺的十八世后裔,也是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河南临漳县知县,擢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兼广西道监察御史,巡监御史加三级诰授中西宪大夫何瑚(方孝孺第七世后人)的嫡系后裔。
何乘鳌是家宽嗣子,字禹卿,号海峰,庐江黄屯(今龙桥镇)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十二月二十五日,寅时。他是何家意的次子,过继给胞叔何家宽做养子。(《方何家谱》(卷一,2247页载家宽“立胞兄家意次子乘鳌为嗣”)。家宽于咸丰元年(1851年)谢世,而家宽妻子早在道光二十三年(1802)去世。所以乘鳌在5岁时就成了孤儿。后来由16岁的哥哥何乘丰、15岁的嫂子黄氏抚养。
因家困难,乘鳌6岁放牛。传闻他用手給牛胯下瘙痒,牛趴在地上让他骑上。他放牛时把牛绳绕在牛角上,用小石子投掷牛角指明方向,吹口哨呼唤牛回家。因此,由于牛“抢口”(贪吃),某某吃了别人的种在田埂边上的黄豆、禾苗,邻居找茬,遭哥嫂指责。他总不以为然,“牛吃几棵禾苗无碍”。
术士见少儿乘鳌,说是“相貌奇异,命待魁星,将来必成大器,当令启蒙读书。”家穷如洗,哪能请得起塾师。只得在每年正月祠堂有免费教读,还有招男丁请教士(武术教练)练拳刷棍,学习何家拳,培养一些看家护院的家丁。让他去学习识字。他聪明异常,他最喜唐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稍大点,不喜读书独喜习武,舞刀弄枪。每每与人斗架,闯祸。气得哥嫂不给他饭吃。
12岁时让他学铁匠,他打造刀剑,制土铳,受到师傅夸奖,打制农具总是不让人满意,还把铁器农具,不时送给穷人。结果师傅生气,令之走人。后来到药店当童工,他配制“金疮药”很在行,师傅怜爱他,但时间一长,老毛病又犯了:往往把药送给穷人,结果师傅又把它撵走了。
哥嫂说,“叫你学手艺,你总是不行,你将来凭何生活呢?”他说:“我去投军,做将军!”他平时帮哥嫂做农活,闲了练武术。口袋里总是装许多小卵石,当飞镖投掷,练得炉火纯青,据传闻能砸死飞鸟和野兔。又一次听族人谈:老祖宗方孝孺被篡侄子皇位的朱棣残忍的杀害,死了87 人。他听了义愤填膺,用石子把朱家祠堂倡风水的“塔顶”给砸坏了。这还了得,朱家族长找何家族长理论。乘鳌说:“你家塔楼顶,那么高,谁有此本领砸到?要不这有石子,您试着投。”在场人试投后,只砸到二楼,怎么也达不到塔顶的高度。朱家只好作罢。事后族长教育他,“那是几百年前的旧事了,与现在的朱家无关系。我们同住乡里,理应要与朱家和好,不计前仇,和亲睦邻。”
哥嫂对他说:“俗话讲‘男到16庄家汉,女到16当家婆。’可你快到16岁了,你学手艺不会,农活懒做,一事无成,还常常闯祸。你自己单过吧(言下之意——分家)。”他说“哥嫂不要,我只好去投军。”有一次他与同伴们拾粪,在玩游戏时说:“我如果投出去的屎铲(一种按长柄的检屎工具),能立起,就去投军!”谁是迟那时快,屎铲稳稳地笔直地插在灰堆上。从此他朝思暮想:要去投军。在何时何地投军,他百思不解。
二、立志投军
1862年秋,这年真是多事之秋,太平军大举庐州进犯逼近庐江。曾国藩、李鸿章令吴长庆、张树声等回原籍——庐江招募新勇。命吴长庆募勇二营。每营正勇是500人,不包括每营营官1人,哨官4人,长夫180人,实际每营的人数为685人。这年16岁的何乘鳌投军到吴长庆的庆军营中。
据说乘鳌在庐江投军报名时,募勇官用匕首刺他,他急速让开并夺下匕首(这是当时招兵是的一种考试)。并说:“我是来当将军的,你们怎么这样?”募勇官看他细高个,但又几分幼稚,但显得一股英武之气,打心里喜欢,说:“火头将军(炊事班)你干不干?”“干。”乘鳌爽快答道,他心想:比“兵、勇”大一点官我就干。
他一干才知道,自己是个烧饭的,就找长夫,不干“火头将军”,当勇兵。长夫说:“军无戏言,哪有说不干,就不干的,你好好干,等立了功,再向长官禀报你的要求。”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做烧饭工作。闲时与炊事班弟兄打鸟(用石子砸)抓鱼,改善伙食,做完本职工作后学练兵,并与烧饭的兵对练,他因少时练武,同伴们都敌不过他。闲暇时还帮助修理枪械(少时学做土铳),包扎伤兵(少时在药铺当过童工)。深受兵勇们喜爱。不久被提拔为“长夫”(炊事班长)。
三、比武入营
何乘鳌的口碑,久而久之传到吴长庆的耳畔,吴长庆文武全才,儒雅风度,性格豪爽,爱兵如子,爱惜人才。尤其刚招来的兵勇,急需人才,他有心想见见此人。
一次吴长庆视察新兵操练演习,正好路过伙房,顺便进去看看,里面一尘不染,一切井井有条。见一人英气勃发,很是喜爱。乘鳌生性胆大,行礼后说:“总兵,我会武功,要到阵前杀敌人。”当知道是何乘鳌后说:“你敢不敢与他们比武?”“敢!”答得干净利落。随后到练兵场,在看完演习后。在新兵里挑壮汉与之格斗,乘鳌毫不示弱,抡起何家拳,凭借灵巧步伐,快速出拳,将其撂倒。吴总兵问:“你会打洋枪吗?”“我来试试。”答后,操起枪,对靶子就放。真是“机会来了运气好”,一枪命中。吴总兵大喜,又问:“你还会什么?”乘鳌顺手拿起一个长矛,走出百步以外,用力朝靶子中间掷去,直穿靶心。观战的兵勇热烈鼓掌。吴总兵带兵有方,即席训话:“诸位皆来于故里,为戌桑梓,操戈御敌。伙夫有术,足见我军强悍,望众将士,练就赴战,立功扬眉。”此后将何乘鳌从伙房调出,拔为长夫统领 0士兵,操练洋枪,苦练拳术,专事押运粮草事宜。
四、初立军功
同治二年(186 )三月初二日,太平军攻打盛家桥。初三日,犯黄姑闸。从从盛佳桥的太平军越过西风岭,逼近庐江城。在吴总兵指挥下运用伏击、奇袭战法三战三捷。何乘鳌学到了许多谋兵布阵的知识,并战场上得到磨练。三月二十日,太平军围城,用老弱病残的小股部队诱我军出战,被吴总兵识破。中午10多点中,探马来报护卫诸营枪炮子弹及粮草的大队人马从纵阳转运南乡罗昌河,交外委朱佩环护送到望湖屯,因遇太平军阻隔不敢轻易进城。吴长庆恐其被太平军所得,招何乘鳌密受计议,告知“不得有误!”当何乘鳌接到运需队后,将其一分为二,青壮先走,二队隐蔽起来。留15人在有利地形设伏,另15兵勇跟其后。果不然太平军,看见辎重,蜂拥而来,乘鳌丢弃粮草逃跑。当敌人搬运混乱时,一阵轻炮猛击,随后 0人,似天兵下降抡起大刀入阵刺杀,如人无人之境。太平军乱了阵,跑的跑,死的死。接着吴总兵的两支主力部队赶来,全歼敌军,此战役清军伤亡170人,毙敌1800人。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乘鳌 0人的部队只几人受轻伤,无人阵亡。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灭亡,何乘鳌随吴长庆转战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在数次围剿捻军战斗中,毙敌最多,数立战功。当时捻军断我粮道,拦截辎重。乘鳌采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运弹药粮草。先沙子、泥土装袋,在其中放些火药。将士兵化妆成挑夫,迷惑捻军。当年捻军来抢辎重时,乘鳌佯装逃跑,选择有利地形,拿出“扁担”(洋枪一头绑着扁担,另一头脱下衣服盖着)向车开枪,扔火球。炸的敌人血肉横飞,随即杀个“回马枪”,与敌肉搏。虽然兵少,但战斗力强,捻军落荒逃跑。有时利用有月色的夜晚运输,白天用树枝伪装休息。此后,他押载的辎重总是能按期达至。深受吴长庆的喜爱。
同治七年(1868)8月,捻军灭亡。吴长庆以军功赏穿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加提督衔。此时何乘鳌也以军功升为哨官(能统领两百人的军官)。镇守东城门。
五、巧接姻缘
一天他来城门巡视,发现一人身材苗条,头发撒乱,步履蹒跚,走几步就摔倒。乘鳌在战场上是个硬汉,杀人如麻。今天看此情景不禁顿生怜悯之心,上前抱起,一看满脸帖了膏药,一股中药气味,他不但不厌,反倒想起少时在药店当学徒的往事。随即快速回营,把此人放到自己的卧铺上。问之,答:“逃难来此,数日未食。”乘鳌叫人送一碗粥,他当伙夫时懂得,长时饥饿只能吃稀饭。随后亲自到伙房,把自己打来的鸽子煮汤,给之喝。此人恢复后,跪下:“感谢将军救助之恩。”乘鳌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兵荒马乱,施一粥,何谢之有?请起,请起。”说着向前来搀扶。此人让开,抬头一看,大高个,四方脸,浓眉大眼,英姿逼人。心理一怔。说:“敢问将军尊姓大名,官职如何?”显得彬彬有礼,大大方方。乘鳌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感觉此人与众不同。回答:“不才何乘鳌,小官哨所。”此人眼睛一亮,面带喜色说:“我在逃难中早就听闻将军大名,武功高强,战功卓著。再受小女一拜。”一听“小女”,乘鳌倒吸一口凉气。呆如木鸡,脱口叹道:“我命休也!”女子说:“妾知军规,军营藏娇按律当斩。将军试想,谁能看出我是女的?请将军在城里购置房产,将我安置,若将军不嫌弃,我愿意给您铺床叠被。”乘鳌一听,忧喜掺半。说:“感谢姑娘厚爱,万万不可。一、无银子购宅,二、在刀尖上走动,生死难卜,怎么能坑害姑娘呢”。女子听罢心里大喜,心想此人能为他人着想,待人体贴,在女子面前,坐怀不乱,泰然自若,将来必成大器,眼前必定是我的如意郎君。女子说:“银子我有,我们有缘,萍水相逢,这是天助之合。你想一个女子呆在一个男人房间,传出去,我能活在这世上吗?虽无三媒六证,你可请吴都督主婚,我来说服他。”说着,撕下膏药,露出鸭蛋形的脸蛋,拿出藏在膏药里的黄金。乘鳌接过黄金在城里购置房产。飞马向吴大帅汇报。大帅一听,万分高兴,手下爱将有此奇缘,“善哉,善哉!我来择吉日,为你主婚。”结婚之日,战友来了几百人,婚礼办得非常成功。
婚后女子告诉他,“张氏,出身书香门第,因战乱我们相逢。将军理当熟读兵书,我已备文房四宝,兵书典籍,今晚我们秉烛读书。”从此乘鳌昼忙军务,夜读诗书。因乘鳌聪明,过目不忘,学问大进。每每向大帅投帖,大帅赞他“我得吕蒙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六、夜袭建功
新婚燕尔,卿卿我我,无比快乐。但假期已过,别妻就职,临行前买来心灵手巧的丫鬟,陪娇妻。妻子感激不尽,丈夫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心想我夫的确是人中龙凤,将来必建奇功,光耀门楣,我也心安理得见父母。
他一到军营处理军务,随即查看城防阵地。是夜,他仍然思念妻子,夜不能寐。借着月光,在城墙上徘徊。忽然隐隐地觉得沙沙声响,但放哨的兵勇感觉不到,因为练武之人,听觉高于普通人。他就月光向下一看,城门前怎么多了一片树林,且慢慢向前移动。不好,敌人偷袭!立即叫哨兵“如此如此”,并立即写帖,向吴大帅报告。“你偷我,我也偷你。”乘鳌让一伴兵勇,从西南两城悄悄出城,形成夹攻之势。乘鳌还未独自指挥过战斗,心里激动,一是我的兵勇偷袭能否成功,二是大帅命令尚未达到。擅自开仗,按律斩首。他习惯在口袋掏石子,但新婚时,被妻子拿下。他发现装炮弹的铁球,拿了几个,向那“树林”投去,结果听“哎呀”声,接着使劲猛投。潜伏的敌军又乱了阵脚,暴露目标(其实早就发现了),领头索性向城门攻击,这时乘鳌用火石打着火,燃起火把,依次一点炮,颗颗炮弹均在敌军群里爆炸,此时本营100名兵赶到,百枪起发,敌人一片一片地倒下,后敌在军督促下还往前冲,军情危急。正在这时,两边的火球向雪片,向敌人飞去,接着一阵密集的枪声,敌军大乱。乘鳌命令:“城上留20人看护,剩下跟我冲,三面夹攻,敌军哪里招架得住。
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认为城门官结婚,偷袭易成功。俘虏们说:“请饒不死。”“那你在我这里当兵勇。”乘鳌宅心仁厚从不杀俘虏,故应允。打扫战场,毙敌5百多人,得到许多枪械。
凌晨大帅早晨练剑,幕僚急急报告乘鳌请战的帖子,说:“您昨夜发高烧,睡得还安稳,不忍叫醒你,我已口说:‘让乘鳌自己定夺’”吴帅听罢,立即骑马连随从未带,直奔东门,只见乘鳌浑身是血,眼珠发红。遍地是死尸。乘鳌一见大帅行军礼后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报告大帅,毙敌500人,我军伤25人,死亡5人。”吴大帅用手拍拍他的肩,说:“临危而动,兵贵神速。善哉!”并告之好好抚恤五个家属。大帅返回异常高兴,我又添了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不久何乘鳌被提升为营官,是能带685人的军官了。
七、义平风波
“江山定,良弓藏,狡兔死,功臣亡。”这正是清廷的悲哀,也是哗变的导火索。剿灭太平军和捻军后,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每月粮饷米价大约二万四千两,而每月仅解决银一万五千两,差额一半。
同治八年(1868)7月2 日,潘鼎新所率鼎军遭裁撤,却因累欠军饷过多在山东韩庄“索饷滋事”,发生震惊一时的“鼎军哗变”。此时(1869),潘鼎新告假回原籍侍奉70岁的老母。李鸿章急招吴长庆去处理此事。 共 1 002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孤儿到将军,有多远?文章以厚重凝练之笔触,向读者展示了建威将军何乘鳌功成名就的过程。术士之言,给予读者太多想象,同时也为全篇埋下伏笔。少年时代的他,虽顽劣,体恤劳苦大众的心性却悄然凸现。投身军营是他命运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作者的视角犀利,对于事物内在的挖掘比较用心。何乘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妻子对他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经过知识武装的大脑、加上他博大仁善的内心,成为他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大量的历史典故做铺垫,将人物过往轨迹横陈其上,夹叙夹议,场面纷繁浩大,精彩纷呈。标题点明文章主旨,对读者的启发极大。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
1 楼 文友: 2015-06-2 16:0 :28 大量的知识点汇聚,对人物成功因素的成功揭示,使得篇章有了非常鲜明的意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励志的文章!问候墨翰!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7-01 01: 7:22 感谢紫玉清凉老师赏读和精彩点评,请多多指导。问好!
2 楼 文友: 2015-06-2 17:01:50 欣赏朋友的文笔 祝好 如有兴趣交流创作 请加我QQ2408227069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6- 0 07:40:2 朋友您好,感谢您赏读我的小说,感谢您的厚爱赐给联系方式,我已经加入。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7-02 10:25:46 我已经加您的QQ,请您接受,问好!
楼 文友: 2015-06-29 17:40:24 感谢紫玉清凉老师赏读和精彩点评,请多多指导。问好!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爱好文学,发表小说,散文、28篇。古韵诗歌近1千多篇
4 楼 文友: 2016-0 -21 19:24:20 墨翰老师你好!我外公是何承鳌的长子长孙,我们也想多了解一些先祖的事迹,可以的话请加我的QQ864406685,谢谢!重庆五洲妇儿医院王翠梅宝宝感冒鼻塞流涕吃什么药临沂妇科专科医院
何乘鳌是明朝大学士、正学方孝孺的十八世后裔,也是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河南临漳县知县,擢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兼广西道监察御史,巡监御史加三级诰授中西宪大夫何瑚(方孝孺第七世后人)的嫡系后裔。
何乘鳌是家宽嗣子,字禹卿,号海峰,庐江黄屯(今龙桥镇)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十二月二十五日,寅时。他是何家意的次子,过继给胞叔何家宽做养子。(《方何家谱》(卷一,2247页载家宽“立胞兄家意次子乘鳌为嗣”)。家宽于咸丰元年(1851年)谢世,而家宽妻子早在道光二十三年(1802)去世。所以乘鳌在5岁时就成了孤儿。后来由16岁的哥哥何乘丰、15岁的嫂子黄氏抚养。
因家困难,乘鳌6岁放牛。传闻他用手給牛胯下瘙痒,牛趴在地上让他骑上。他放牛时把牛绳绕在牛角上,用小石子投掷牛角指明方向,吹口哨呼唤牛回家。因此,由于牛“抢口”(贪吃),某某吃了别人的种在田埂边上的黄豆、禾苗,邻居找茬,遭哥嫂指责。他总不以为然,“牛吃几棵禾苗无碍”。
术士见少儿乘鳌,说是“相貌奇异,命待魁星,将来必成大器,当令启蒙读书。”家穷如洗,哪能请得起塾师。只得在每年正月祠堂有免费教读,还有招男丁请教士(武术教练)练拳刷棍,学习何家拳,培养一些看家护院的家丁。让他去学习识字。他聪明异常,他最喜唐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稍大点,不喜读书独喜习武,舞刀弄枪。每每与人斗架,闯祸。气得哥嫂不给他饭吃。
12岁时让他学铁匠,他打造刀剑,制土铳,受到师傅夸奖,打制农具总是不让人满意,还把铁器农具,不时送给穷人。结果师傅生气,令之走人。后来到药店当童工,他配制“金疮药”很在行,师傅怜爱他,但时间一长,老毛病又犯了:往往把药送给穷人,结果师傅又把它撵走了。
哥嫂说,“叫你学手艺,你总是不行,你将来凭何生活呢?”他说:“我去投军,做将军!”他平时帮哥嫂做农活,闲了练武术。口袋里总是装许多小卵石,当飞镖投掷,练得炉火纯青,据传闻能砸死飞鸟和野兔。又一次听族人谈:老祖宗方孝孺被篡侄子皇位的朱棣残忍的杀害,死了87 人。他听了义愤填膺,用石子把朱家祠堂倡风水的“塔顶”给砸坏了。这还了得,朱家族长找何家族长理论。乘鳌说:“你家塔楼顶,那么高,谁有此本领砸到?要不这有石子,您试着投。”在场人试投后,只砸到二楼,怎么也达不到塔顶的高度。朱家只好作罢。事后族长教育他,“那是几百年前的旧事了,与现在的朱家无关系。我们同住乡里,理应要与朱家和好,不计前仇,和亲睦邻。”
哥嫂对他说:“俗话讲‘男到16庄家汉,女到16当家婆。’可你快到16岁了,你学手艺不会,农活懒做,一事无成,还常常闯祸。你自己单过吧(言下之意——分家)。”他说“哥嫂不要,我只好去投军。”有一次他与同伴们拾粪,在玩游戏时说:“我如果投出去的屎铲(一种按长柄的检屎工具),能立起,就去投军!”谁是迟那时快,屎铲稳稳地笔直地插在灰堆上。从此他朝思暮想:要去投军。在何时何地投军,他百思不解。
二、立志投军
1862年秋,这年真是多事之秋,太平军大举庐州进犯逼近庐江。曾国藩、李鸿章令吴长庆、张树声等回原籍——庐江招募新勇。命吴长庆募勇二营。每营正勇是500人,不包括每营营官1人,哨官4人,长夫180人,实际每营的人数为685人。这年16岁的何乘鳌投军到吴长庆的庆军营中。
据说乘鳌在庐江投军报名时,募勇官用匕首刺他,他急速让开并夺下匕首(这是当时招兵是的一种考试)。并说:“我是来当将军的,你们怎么这样?”募勇官看他细高个,但又几分幼稚,但显得一股英武之气,打心里喜欢,说:“火头将军(炊事班)你干不干?”“干。”乘鳌爽快答道,他心想:比“兵、勇”大一点官我就干。
他一干才知道,自己是个烧饭的,就找长夫,不干“火头将军”,当勇兵。长夫说:“军无戏言,哪有说不干,就不干的,你好好干,等立了功,再向长官禀报你的要求。”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做烧饭工作。闲时与炊事班弟兄打鸟(用石子砸)抓鱼,改善伙食,做完本职工作后学练兵,并与烧饭的兵对练,他因少时练武,同伴们都敌不过他。闲暇时还帮助修理枪械(少时学做土铳),包扎伤兵(少时在药铺当过童工)。深受兵勇们喜爱。不久被提拔为“长夫”(炊事班长)。
三、比武入营
何乘鳌的口碑,久而久之传到吴长庆的耳畔,吴长庆文武全才,儒雅风度,性格豪爽,爱兵如子,爱惜人才。尤其刚招来的兵勇,急需人才,他有心想见见此人。
一次吴长庆视察新兵操练演习,正好路过伙房,顺便进去看看,里面一尘不染,一切井井有条。见一人英气勃发,很是喜爱。乘鳌生性胆大,行礼后说:“总兵,我会武功,要到阵前杀敌人。”当知道是何乘鳌后说:“你敢不敢与他们比武?”“敢!”答得干净利落。随后到练兵场,在看完演习后。在新兵里挑壮汉与之格斗,乘鳌毫不示弱,抡起何家拳,凭借灵巧步伐,快速出拳,将其撂倒。吴总兵问:“你会打洋枪吗?”“我来试试。”答后,操起枪,对靶子就放。真是“机会来了运气好”,一枪命中。吴总兵大喜,又问:“你还会什么?”乘鳌顺手拿起一个长矛,走出百步以外,用力朝靶子中间掷去,直穿靶心。观战的兵勇热烈鼓掌。吴总兵带兵有方,即席训话:“诸位皆来于故里,为戌桑梓,操戈御敌。伙夫有术,足见我军强悍,望众将士,练就赴战,立功扬眉。”此后将何乘鳌从伙房调出,拔为长夫统领 0士兵,操练洋枪,苦练拳术,专事押运粮草事宜。
四、初立军功
同治二年(186 )三月初二日,太平军攻打盛家桥。初三日,犯黄姑闸。从从盛佳桥的太平军越过西风岭,逼近庐江城。在吴总兵指挥下运用伏击、奇袭战法三战三捷。何乘鳌学到了许多谋兵布阵的知识,并战场上得到磨练。三月二十日,太平军围城,用老弱病残的小股部队诱我军出战,被吴总兵识破。中午10多点中,探马来报护卫诸营枪炮子弹及粮草的大队人马从纵阳转运南乡罗昌河,交外委朱佩环护送到望湖屯,因遇太平军阻隔不敢轻易进城。吴长庆恐其被太平军所得,招何乘鳌密受计议,告知“不得有误!”当何乘鳌接到运需队后,将其一分为二,青壮先走,二队隐蔽起来。留15人在有利地形设伏,另15兵勇跟其后。果不然太平军,看见辎重,蜂拥而来,乘鳌丢弃粮草逃跑。当敌人搬运混乱时,一阵轻炮猛击,随后 0人,似天兵下降抡起大刀入阵刺杀,如人无人之境。太平军乱了阵,跑的跑,死的死。接着吴总兵的两支主力部队赶来,全歼敌军,此战役清军伤亡170人,毙敌1800人。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乘鳌 0人的部队只几人受轻伤,无人阵亡。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灭亡,何乘鳌随吴长庆转战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在数次围剿捻军战斗中,毙敌最多,数立战功。当时捻军断我粮道,拦截辎重。乘鳌采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运弹药粮草。先沙子、泥土装袋,在其中放些火药。将士兵化妆成挑夫,迷惑捻军。当年捻军来抢辎重时,乘鳌佯装逃跑,选择有利地形,拿出“扁担”(洋枪一头绑着扁担,另一头脱下衣服盖着)向车开枪,扔火球。炸的敌人血肉横飞,随即杀个“回马枪”,与敌肉搏。虽然兵少,但战斗力强,捻军落荒逃跑。有时利用有月色的夜晚运输,白天用树枝伪装休息。此后,他押载的辎重总是能按期达至。深受吴长庆的喜爱。
同治七年(1868)8月,捻军灭亡。吴长庆以军功赏穿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加提督衔。此时何乘鳌也以军功升为哨官(能统领两百人的军官)。镇守东城门。
五、巧接姻缘
一天他来城门巡视,发现一人身材苗条,头发撒乱,步履蹒跚,走几步就摔倒。乘鳌在战场上是个硬汉,杀人如麻。今天看此情景不禁顿生怜悯之心,上前抱起,一看满脸帖了膏药,一股中药气味,他不但不厌,反倒想起少时在药店当学徒的往事。随即快速回营,把此人放到自己的卧铺上。问之,答:“逃难来此,数日未食。”乘鳌叫人送一碗粥,他当伙夫时懂得,长时饥饿只能吃稀饭。随后亲自到伙房,把自己打来的鸽子煮汤,给之喝。此人恢复后,跪下:“感谢将军救助之恩。”乘鳌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兵荒马乱,施一粥,何谢之有?请起,请起。”说着向前来搀扶。此人让开,抬头一看,大高个,四方脸,浓眉大眼,英姿逼人。心理一怔。说:“敢问将军尊姓大名,官职如何?”显得彬彬有礼,大大方方。乘鳌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感觉此人与众不同。回答:“不才何乘鳌,小官哨所。”此人眼睛一亮,面带喜色说:“我在逃难中早就听闻将军大名,武功高强,战功卓著。再受小女一拜。”一听“小女”,乘鳌倒吸一口凉气。呆如木鸡,脱口叹道:“我命休也!”女子说:“妾知军规,军营藏娇按律当斩。将军试想,谁能看出我是女的?请将军在城里购置房产,将我安置,若将军不嫌弃,我愿意给您铺床叠被。”乘鳌一听,忧喜掺半。说:“感谢姑娘厚爱,万万不可。一、无银子购宅,二、在刀尖上走动,生死难卜,怎么能坑害姑娘呢”。女子听罢心里大喜,心想此人能为他人着想,待人体贴,在女子面前,坐怀不乱,泰然自若,将来必成大器,眼前必定是我的如意郎君。女子说:“银子我有,我们有缘,萍水相逢,这是天助之合。你想一个女子呆在一个男人房间,传出去,我能活在这世上吗?虽无三媒六证,你可请吴都督主婚,我来说服他。”说着,撕下膏药,露出鸭蛋形的脸蛋,拿出藏在膏药里的黄金。乘鳌接过黄金在城里购置房产。飞马向吴大帅汇报。大帅一听,万分高兴,手下爱将有此奇缘,“善哉,善哉!我来择吉日,为你主婚。”结婚之日,战友来了几百人,婚礼办得非常成功。
婚后女子告诉他,“张氏,出身书香门第,因战乱我们相逢。将军理当熟读兵书,我已备文房四宝,兵书典籍,今晚我们秉烛读书。”从此乘鳌昼忙军务,夜读诗书。因乘鳌聪明,过目不忘,学问大进。每每向大帅投帖,大帅赞他“我得吕蒙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六、夜袭建功
新婚燕尔,卿卿我我,无比快乐。但假期已过,别妻就职,临行前买来心灵手巧的丫鬟,陪娇妻。妻子感激不尽,丈夫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心想我夫的确是人中龙凤,将来必建奇功,光耀门楣,我也心安理得见父母。
他一到军营处理军务,随即查看城防阵地。是夜,他仍然思念妻子,夜不能寐。借着月光,在城墙上徘徊。忽然隐隐地觉得沙沙声响,但放哨的兵勇感觉不到,因为练武之人,听觉高于普通人。他就月光向下一看,城门前怎么多了一片树林,且慢慢向前移动。不好,敌人偷袭!立即叫哨兵“如此如此”,并立即写帖,向吴大帅报告。“你偷我,我也偷你。”乘鳌让一伴兵勇,从西南两城悄悄出城,形成夹攻之势。乘鳌还未独自指挥过战斗,心里激动,一是我的兵勇偷袭能否成功,二是大帅命令尚未达到。擅自开仗,按律斩首。他习惯在口袋掏石子,但新婚时,被妻子拿下。他发现装炮弹的铁球,拿了几个,向那“树林”投去,结果听“哎呀”声,接着使劲猛投。潜伏的敌军又乱了阵脚,暴露目标(其实早就发现了),领头索性向城门攻击,这时乘鳌用火石打着火,燃起火把,依次一点炮,颗颗炮弹均在敌军群里爆炸,此时本营100名兵赶到,百枪起发,敌人一片一片地倒下,后敌在军督促下还往前冲,军情危急。正在这时,两边的火球向雪片,向敌人飞去,接着一阵密集的枪声,敌军大乱。乘鳌命令:“城上留20人看护,剩下跟我冲,三面夹攻,敌军哪里招架得住。
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认为城门官结婚,偷袭易成功。俘虏们说:“请饒不死。”“那你在我这里当兵勇。”乘鳌宅心仁厚从不杀俘虏,故应允。打扫战场,毙敌5百多人,得到许多枪械。
凌晨大帅早晨练剑,幕僚急急报告乘鳌请战的帖子,说:“您昨夜发高烧,睡得还安稳,不忍叫醒你,我已口说:‘让乘鳌自己定夺’”吴帅听罢,立即骑马连随从未带,直奔东门,只见乘鳌浑身是血,眼珠发红。遍地是死尸。乘鳌一见大帅行军礼后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报告大帅,毙敌500人,我军伤25人,死亡5人。”吴大帅用手拍拍他的肩,说:“临危而动,兵贵神速。善哉!”并告之好好抚恤五个家属。大帅返回异常高兴,我又添了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不久何乘鳌被提升为营官,是能带685人的军官了。
七、义平风波
“江山定,良弓藏,狡兔死,功臣亡。”这正是清廷的悲哀,也是哗变的导火索。剿灭太平军和捻军后,清政府决定裁军节饷。每月粮饷米价大约二万四千两,而每月仅解决银一万五千两,差额一半。
同治八年(1868)7月2 日,潘鼎新所率鼎军遭裁撤,却因累欠军饷过多在山东韩庄“索饷滋事”,发生震惊一时的“鼎军哗变”。此时(1869),潘鼎新告假回原籍侍奉70岁的老母。李鸿章急招吴长庆去处理此事。 共 1 002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孤儿到将军,有多远?文章以厚重凝练之笔触,向读者展示了建威将军何乘鳌功成名就的过程。术士之言,给予读者太多想象,同时也为全篇埋下伏笔。少年时代的他,虽顽劣,体恤劳苦大众的心性却悄然凸现。投身军营是他命运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作者的视角犀利,对于事物内在的挖掘比较用心。何乘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妻子对他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经过知识武装的大脑、加上他博大仁善的内心,成为他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大量的历史典故做铺垫,将人物过往轨迹横陈其上,夹叙夹议,场面纷繁浩大,精彩纷呈。标题点明文章主旨,对读者的启发极大。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
1 楼 文友: 2015-06-2 16:0 :28 大量的知识点汇聚,对人物成功因素的成功揭示,使得篇章有了非常鲜明的意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励志的文章!问候墨翰!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7-01 01: 7:22 感谢紫玉清凉老师赏读和精彩点评,请多多指导。问好!
2 楼 文友: 2015-06-2 17:01:50 欣赏朋友的文笔 祝好 如有兴趣交流创作 请加我QQ2408227069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6- 0 07:40:2 朋友您好,感谢您赏读我的小说,感谢您的厚爱赐给联系方式,我已经加入。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7-02 10:25:46 我已经加您的QQ,请您接受,问好!
楼 文友: 2015-06-29 17:40:24 感谢紫玉清凉老师赏读和精彩点评,请多多指导。问好! 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爱好文学,发表小说,散文、28篇。古韵诗歌近1千多篇
4 楼 文友: 2016-0 -21 19:24:20 墨翰老师你好!我外公是何承鳌的长子长孙,我们也想多了解一些先祖的事迹,可以的话请加我的QQ864406685,谢谢!重庆五洲妇儿医院王翠梅宝宝感冒鼻塞流涕吃什么药临沂妇科专科医院
相关阅读
- 九龙建业拟8.17亿港元购并能杰发展
- 小猪眼睛水肿怎么治疗?小猪眼肿了怎么快速消肿?本文有好步骤
- 4.2亿元!太原又一轮消费券来了,5年初21日开抢
- 中梁控股提前注销1.5亿美元2022年8月本票
- 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 我在新疆卖拉面:180㎡年营业额500万,8个月回本
- “牛市旗手”上市浪潮涌动,两券商同日披露IPO写明,还有一大波在排队!
- 数字工商业时代,丽人丽妆以数字化创新助力品牌可持续增长
-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骨外科咳嗽门诊解患者咳嗽之苦
- 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投资人提问:利群股份跟利群牌香烟有关系吗
- 儿歌多多魔力公主西西 公主换装记 宝宝来帮公主换漂亮的衣服 儿歌多多 星河知识计划 智慧生活星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