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時代牛李黨爭揭秘

浏阳历史网 2019-11-12 17:29:25

唐文宗时代牛李党争揭秘

唐文宗时代牛李党争揭秘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以牛增儒为代表的牛党和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有名的朋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是由进士考试而引起的

唐文宗像

在唐宪宗时期,有一年举行进士考试来选拔人才,举人牛增儒和李宗闵在考卷中批判了朝政考官认为这两个人符合标准,于是就将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被传到李吉甫的耳里,他见这两人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与考官有私情,唐宪宗信以为真,于是就将考官降了职,而牛增儒和李宗闵也没有被提拔,大臣们也为他们鸣冤叫屈,迫于压力,唐宪宗也只能将李吉甫降职,因此这样就分成了两个派别

一直到唐文宗太和三年,李德裕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宰相裴度推荐李德裕担任宰相,但没有成功而李宗闵通过宦官的关系当上了宰相,将刚刚入朝的李德裕又调出在唐太宗四年的时候,李宗闵推荐牛增儒为宰相,而裴度出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在唐文宗七年的时候,李德裕出任宰相,不久,李宗闵被出任为山南西节度使唐文宗八年,由于当权的李训和郑注为了排挤李德裕,再次推荐李宗闵入相,李德裕被降职

在唐穆宗到唐文宗这三朝中,两党一直是交替进退与朝廷

,因此唐文宗就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牛李党争的评价是什么

牛李党争是以牛增儒为首的一派和李德裕为首的一派,两派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持续了40年之久,最终以牛增儒为首的一派获胜才得以告终那么这场持续40年的牛李党争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牛李党争图

牛李两党之间的政治争夺战,开始于唐宪宗,具体来说,是唐穆宗和唐敬宗两朝成为牛党得势的时候到了唐文宗时期,牛李党争达到最为激烈的地步唐武宗时期,是李党全盛的时期;在唐宣宗时期,则是牛党全盛的时期,唐宣宗以后牛李党争便不复载于史册了牛李党争的性质是权力的斗争,两党的差异在于出身背景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对边患和藩镇问题的争议,他们的主战的不同

牛李党争虽然和内廷宦官派的之争互为表里,但是在甘露之变以后,宦官们自成一气,不再让外朝的大臣有所依附,所以使得牛李党争从唐宣宗以后就不再出现了,然而这却使得外朝大臣投向了依附拥有地方兵权的藩镇,最终造成了崔胤联合朱全忠杀尽宦官的举动,从此朝政大权落入藩镇手中,这也加速了唐朝走上灭亡之路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这是一种政治腐败的表现从表面上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士族官僚与庶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但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是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重点主要在这两个:一是通过何种途径来选拔官僚;二是如何看待藩镇

牛李党争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李党争,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中以牛增儒、李宗闵等人为首的牛党和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到唐宣宗时期才得以结束,持续时间为40年,最后以牛党获胜结束那么牛李党争是怎么回事呢

牛增儒画像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这也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这场斗争的背景是在唐太宗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一种浓厚的“民主”氛围和很多敢于直言极谏,专折廷争之臣

在武则天时期的高压政策,使这种“民主”制度一再的受到损害,在皇族与戚族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化之后以张柬之为首的一派最终消灭了张昌宗等人一派姚崇为首的集团掌握了政权,使皇帝的权威又一次得到了恢复,封建统治重新出现了团结的局面,“民主”机制又重新得以运行

天宝年间,唐宣宗的进取精神减退,他只是一味的追求享乐,又沉浸在道教和佛教之中,于是就出现了李林甫一人独裁的局面

在李林甫执政的晚期,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再次激化,随着众多杰出的政治人物被杀而使皇帝的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削弱到了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任命宰相,唐玄宗权力逐渐衰落,一切政务都由杨国忠来行使最高权力唐太宗时期的“民主”遗风被进一步破坏“民主”的缺失,为牛李党争提供了政治前提

急性腹泻应该注意什么

轻微心肌缺血吃什么药最好

宝宝脾胃吸收不好什么症状

小孩发烧咳嗽反复发热

小儿脾胃虚弱饮食方

冠心病和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脑栓塞不能吃什么
小孩发烧40度怎么办
小儿便秘中医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