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上演情境剧导演是谁吧

浏阳历史网 2022-01-18 10:57:17

扶贫上演“情境剧”导演是谁?

近日,中部某县在一次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不料被当场戳穿,抓了现形。

可以说,给贫困户当儿子,精神可嘉,演技可能也不赖,却弄巧成拙:假儿子一句虚伪的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被戳穿的又岂只是假儿子身份,还有那颗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只落得个群众耻笑和厌恶。

对于小银行来说 脱贫考核中的演戏,虽费尽心机,仍是赤裸裸的扶贫造假。然而在当前扶贫攻坚中,类似造假却并不鲜见。档案造假,数据注水,材料瞎编,政绩胡吹这些扶贫工作中的乱象不仅向上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干扰了方针政策的制定,给脱贫攻坚事业带来严重伤害,而且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扶贫造假令人痛恨,考核演戏让人作呕,不惜冒被戳穿打脸的风险,在造假上花样层出、演戏上乐些不疲,仍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一是一些人错误的政绩观所致,工作中存在虚和浮。工作上不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干实干,一心只想做不费劲、不出力却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二是扶贫考核验收存在走过场现象。考核唯材料、唯数据、唯汇报,对基层的造假、演戏睁一眼闭一眼揣着明白装糊涂,缺乏强有力地监督和问责,致使造假、演戏成本极低。

扶贫事业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亿万贫困群众的福祉,当前,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要有流血掉肉的实功夫,更要下一番绣花的细功夫。我们不需要自带演技的假儿子,而需要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把贫困群众当家人的真儿子。

把贫困群众当家人,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我们才能真正体察到他们的冷暖饥苦、喜怒哀乐,才能时刻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我们的各项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当脚踏实地的实干替代虚情假意的表演,当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变成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才能同频共振起干群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文/涪江民政)

¥ 打赏支持

跑肚怎么办
一受凉就闹肚子怎么办
老年人总是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