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受访者认为失物有偿归还合理哈

浏阳历史网 2022-02-23 14:18:56

近些年,围绕 有偿归还 产生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有人认为,拾到财物无偿归还是美德,也是天经地义;也有人认为,拾得者为失主避免了损失,归还失物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获得相应的回报也是合情合理的。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200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 %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合理。56.5%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能鼓励归还行为;4 .4%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是更加务实、理性的 拾金不昧 方式。

56.5%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

80后青年刘明启在上海某金融企业做财务工作,他非常认可有偿归还这种方式。 去年我在杭州出差,把落在了出租车上,后来司机特意将送回我住的宾馆前台。没了会耽误我很多事,那位司机真的帮了我很大忙。 刘明启当时想给司机点 感谢费 , 司机师傅不要,觉得要了钱,事情就变味了,后来我给他们公司送了面锦旗。

董辉目前在北京某高校读大三,他认为有偿归还是社会的进步。 送还东西的人不仅内心善良,同时也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有了报偿,人们应该会更倾向于归还捡到的东西。如果有人对我要求有偿归还,我一定能接受 。

有人不理解 有偿归还 ,认为这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在北京一家公司做络游戏的策划严铮对说, 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更加务实和理性的拾金不昧的方式。

调查显示,81. %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合理,其中,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受访者分别占21.9%和59.4%。此外,还有17.6%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不太合理,1.2%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不合理。

具体到如何看待 有偿归还 ,56.5%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有一定正向激励作用,能鼓励归还行为;45.2%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相当于支付一定保管费,正常合理;4 .4%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是更加务实、理性的 拾金不昧 方式;19.4%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被提倡。18.8%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会助长唯利是图观念,阻碍道德进步。

47.9%受访者认为观念的进步让 有偿归还 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时代在进步,一些观念逐渐被改变。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在倡导见义勇为,现在我们已经在谈见义智为。这并不是说不再崇尚舍己为人,而是同时强调了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有偿归还 也是如此。 刘明启说。

但长时间店堂空空荡荡的商场、饭店业者 支持 有偿归还 并不代表我们摒弃了 奉献 。我觉得可以抱着更开放的心态来看这个问题, 有偿归还 也代表着大家愿意做好事,只不过成本提高了点。 董辉说道。

为何 有偿归还 越来越普遍?调查中,50.4%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归还者往往未得到应有的对待,47.9%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人们观念在进步,46.1%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德逐渐消退,16.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们对金钱过度追求的结果。

社会风气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文化等,无法单纯地判定 有偿归还 是利是弊。但我个人认为,既然被提出来,说明它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严铮说道。

我认为,对 有偿归还 的宣传和倡导可以帮助社会营造一种更有规则、有秩序的氛围,劳动被尊重,双方也互相各取所需,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董辉说。

调查显示, 9.6%的受访者认为提倡 有偿归还 利大于弊,25.1%的受访者认为弊大于利, 5. %的受访者认为应视情况而定。

54.9%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存在即合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

有偿归还 既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存在即合理。 董辉认为,无须对此评价太过负面。

国家可以从法律层面上明确 有偿 的标准,让 有偿归还 有法可依,这样不会造成双方的麻烦。有时候真的很感谢那些可以花时间送还东西的人,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的付出有回报。 刘明启说。

严铮则认为,当下立法去明确支持或反对 有偿归还 都不太合适,还是顺其自然好。

调查显示,54.9%的受访者认为 有偿归还 存在即合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50.7%的受访者认为应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归还标准,让 有偿归还 有法可依; 7.4%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弘扬传统道德,反对 有偿归还 ;17.5%的受访者认为对待 有偿归还 要顺其自然。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0.5%,90后占22. %,80后占51. %,70后占18. %,60后占5.5%,50后占0.4%。 4.1%的受访者来自一线城市,46.9%的受访者来自二线城市,15.6%的受访者来自三、四线城市, .4%的受访者来自县城或农村。( 杜园春)

合肥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廊坊白癜风较好医院
西安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