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物应公开透明可溯源图维权

浏阳历史网 2020-10-29 18:03:26

“生命的礼物”应公开透明可溯源(图)

捐献人体器官,被誉为“献上生命的礼物”。今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清明节四川男子脑死亡捐献器官至少救活7人,器官捐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器官捐献现状究竟如何?存在那些问题?赴京、沪、鄂、赣、粤等省市进行了调查。

我国是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但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率较低。2015年起,我国全面禁用死囚器官。医学专家认为,器官来源原本就很紧张,现在就更加紧张了。

作为器官移植的专家,刘德若、但随着国内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产业链的日益成熟陈静瑜等太了解器官稀缺带给病人的痛苦了。“由于供体太少,一个受体从决定可以接受肺移植开始,通常需要等待1.5至3年时间才能如愿,很多患者就在等待中死亡。”陈静瑜说。

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对此有不同看法:“无法进行移植不都是因为缺少供体,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因经济原因放弃手术。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我国能做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生只有几百人,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只有169家。”

传统观念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还有人质疑:“免费捐器官,换个器官却要花几十万?”江西省大余县曾有一位农民捐献罹患肾衰竭去世的3岁儿子眼角膜,事后许多村民指责他“拿儿子的身体卖钱”。人们的这些认识,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8.4%与对器官捐献政策不了解和器官分配不够透明、公开有关。

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2012年在武汉和广州进行民意调查,40%以上的人表示不确定是否会捐器官。“他们不知道这个器官捐献是不是公平公正的。”黄洁夫说,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宝宝肚脐贴怎么用
广西妇科
白城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