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场高位回落上涨空间受影响计划

浏阳历史网 2022-03-31 02:09:02

豆粕市场高位回落 上涨空间受影响

鉴于油脂价格受到国家调控政策压制,生产企业选择把挺粕作为平衡压榨收益的重要手段。但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豆粕市场的波动区间看,目前超过4600元/吨的现货价格以及超过4300元/吨的期货价格,无疑说明国内豆粕市场已经进入高位区间。尽管目前全球豆类市场在供需格局紧张及市场看涨情绪影响下仍处涨势,但随着高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不断加大及潜在政策调控压力的不断增大,市场的上涨动能及空间将受到明显影响。

油厂压榨暴利恐难持续

受益于本轮豆类牛市行情,国内油厂在经历了1年多的压榨亏损后重新回到了全行业盈利状态。据测算,近期到货的进口大豆平均成本约4600元/吨,沿海地区豆油和豆粕价格普遍上涨,按9900元/吨的豆油和4600元/吨的豆粕出厂价格测算,油厂压榨盈利超过700元/吨,连续第9周处于盈利状态。如果按港口大豆分销价格测算,当前压榨1吨大豆可获利400元左右。一般来说,压榨1吨大豆获得150元左右的利润是油脂压榨行业较为合理利润水平,目前油厂生产已经处于暴利状态。从对油厂压榨利润的长期监测来看,这样的暴利状态维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一方面,压榨暴利会吸引企业提高开工率增加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下游产品价格过高会对需求形成抑制。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也会促使价格向合理水平回归。

豆粕调位回调风险加大

因油价下跌 美豆大幅上涨导致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增加,加上市场看涨预期增强,国内豆类市场整体跟随美豆大幅走高。在年初至今的上涨过程中,豆粕期货累积上涨幅度接近50%,而多地豆粕现货上涨幅度超过50%,豆粕一直以上涨先锋的姿态引领国内豆类上行。压榨企业出于对豆油调控措施的恐惧而让豆粕成为压榨利润的主要来源,挺价、提价、库存紧张、限量提货等措施成为本轮豆粕现货上涨的主要特征。但随着豆粕价格进入4000元/吨以上的高位,高价对需求的抑制效应已经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体现。进口商推迟船期,贸易商减少库存量,养殖企业降低饲料库存周期,减少补栏量。当原料价格上涨无法得到产业链下游各环节认可时,单靠市场预期及炒作因素推动的高价是无法长期维持的。与此同时,豆粕价格过快上涨也已经引起各方高度重视,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和价格司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储粮油脂等6家在行业领域具有相当分量的大企业,警示不要再热炒豆粕价格。这些年中国政府在调控商品价格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虽然国家尚未建立豆粕储备制度,但从历次调控大豆和植物油价格的市场反应看,豆类价格过快涨跌的势头都得到了有效遏制。

后市展望及操作建议

当前国内商品市场走势明显分化,经济下滑产生的需求不足导致工业品价格多维持振荡偏弱走势,而豆类商品因供应短缺则整体维持强势格局。随着美豆最终产量逐渐明晰,市场关注热点将向南美大豆生产转移,如果新季南美大豆产量能实现美国农业部预估的水平,全球大豆供求将重新回到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状态,豆类商品的价格也将向价值理性回归。

受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国内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持续走低后出现反弹苗头。虽然7月份CPI同比涨幅为1.8%,但政府不会放松在CPI权重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食品价格的管控,防止滞涨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豆类商品进入高价区间后,所面临的政策风险明显增加。与此同时,豆类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对下游需求的抑制效应越来越明显,当前油厂利润丰厚而饲料养殖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的现状也将促使豆类商品价格重新定位,回归到全行业能普遍接受的合理水平。

目前国内外豆类市场仍处于牛市上涨行情之中,在牛市不言顶的影响下投资者看涨情绪依然强烈,技术上明显的多头趋势也吸引技术买盘进场做多,我们无法排除资金炒作或突发因素可能刺激市场继续飙升,但商品终归是无法脱离自身价值的,任何非理性的上涨也必然伴随理性的下跌。我们建议投资者顺应趋势继续持有豆类底部多单,而对于没有持仓的投资者来说

,目前高位追多无异于火种取栗。建议没有持仓的投资者耐心等待调整时机的到来,大资金可以合理规划仓位,在4350之上分批进场抛空豆粕M1301合约,一旦调整信号确立,可以考虑加码卖出。

东营治疗精神病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