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混成皇帝有一个本事无人能及

浏阳历史网 2019-12-24 05:20:58

刘邦为什么能混成皇帝?有一个本事无人能及

凡成大事业者,在关键时刻,必是六亲不认在这一点上,刘邦是身体力行的大胆实践者,也是舍子弃父的最大获利者刘邦有句名言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呢?

络配图

当时,刘邦利用项羽率军收复梁地的机会,设计挑逗坚守项羽当时西征大本营成皋的曹咎,曹咎中计,刘邦遂一举占领了成皋,“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几乎把项羽的家底给夺了暴怒之下,项羽迅速率领精兵强将回军向西,与刘邦汉军对峙于广武涧,即所谓鸿沟

对峙鸿沟后,项羽不断向刘邦挑战,天天叫阵,但是,无论是单打独斗也好,三军拼杀也好,刘邦就是不接招,只坚守,不交手,哪怕项羽安排人在鸿沟边不停羞辱漫骂,也默默忍着,不作声

如此焦灼对峙数月后,因为粮草军需不继,项羽决定使出杀手锏,他手里有攥着俘获的刘邦家属嘛,尤其是刘太公,那可是刘邦的亲生父亲所以,项羽便命人将太公绑在案板上抬出,向鸿沟那边的刘邦喊道,如果不投降,我就活煮你的老父亲

络配图

于是,就有了刘邦上面那句“经典名言”的回答,你我曾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爸也是你爸,硬要烹了他老人家,也分我一杯羹吧

刘邦这句话,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公自汉二年(前201)彭城大战期间被俘,至汉四年(前203)楚、汉鸿沟对峙,他老人家被作为人质已关押于楚营两年时间啊为立于不败而说出如此诙谐幽默的“妙语”,你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机智”,尽管,谁也不能预测项羽到底会不会真的将太公活煮

络配图

应该说,彭城大战的失败,让人们看清了刘邦的为人,哪怕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隐私,也一揽无遗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态度如此,对其亲生子女的态度就更好不到哪儿去也是在彭城大败后,在逃跑的路上,因后有追兵,马车上人多,马跑得太慢,他竟然三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推下马车为了自己能活,打仗能胜,置父母子女于死地而不顾,心硬若此者,刘邦可谓绝无仅有刘邦不但有坚硬心肠

,有时也有小人嘴脸

汉九年(前208),长安未央宫落成,恰逢太公寿诞,刘邦置酒前殿,与群臣一起,为太公祝寿酒酣之际,刘邦想起自己拥有九州四海之地,不无得意地对太公说:“您老当年常常说我没出息,不能置业治产,万事不如仲兄,如今您看,我所置产业与仲兄相比,谁多谁少呢?”《史记》中没有记载当时太公作何回答,有何表情,想必挺尴尬的吧

著名小说家蔡东藩先生曾评价刘邦“不脱一粗豪之习”粗豪二字用在刘邦身上真是再也恰当不过了粗豪者,没有规矩,不讲人伦,无法无天然而,历史上恰恰是这种人能成大事,无所牵绊,无所敬畏,无所顾忌,无往不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珠海治疗白癜风费用
希爱力他达拉非
儿童咳嗽舌红苔薄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