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事迹有哪些

浏阳历史网 2020-01-12 11:21:17

陈嘉庚事迹有哪些

陈嘉庚事迹有哪些

说起陈嘉庚事迹,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如果提起厦门大学,则几乎人人都知道,而陈嘉庚就是厦门大学的创办者,厦门大学的师生尊称他为“校主”。事实上,陈嘉庚不只创办了厦门大学,他还是集美系列学校的创办者、“校主”。

陈嘉庚照片

陈嘉庚在中国的教育界建功颇多,但若如此来定性他的一生,实在是委屈了他。事实上,陈嘉庚事迹远不止在教育上,毛泽东同志曾称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足以概括他伟大的一生。

陈嘉庚是华侨,但他毕生不忘祖国,致力于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支持辛亥革命,支持抗日战争,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返回祖国,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晚年他心忧台湾,希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陈嘉庚的拳拳爱国之心,就是如此深沉而激烈。

此外,说起陈嘉庚事迹,还不能忘记他对诚信的推崇。他的父亲生前欠下一屁股债,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互还”,陈嘉庚完全可以对父亲的旧债置之不理,然而,他谨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祖宗的规矩不能破,“父债子还”乃天经地义,他用四年时间把积累的财产全部用来还债,他的行为赢得了当地人们的尊重。商场以“信”为第一要义,因为“信义”,人人都乐于与他做生意,他反而赢得了“菠萝苏丹”、“橡胶大王”等美誉,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林平之杀了岳灵珊伤心嘛

陈嘉庚(),出生于泉州,近代著名的华侨商人,生前为南洋地区的华侨领袖,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及教育作出过重大贡献,陈嘉庚简介如下。

陈嘉庚照片

陈嘉庚出生于清代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父亲是新加坡商人,早年随父下南洋经营米店。父亲去世后,陈家家道中落,陈嘉庚决意“父债子还”,靠经营菠萝罐头使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后来,橡胶树从巴西引进马来西亚,看到商机的陈嘉庚开始在橡胶领域深耕,20年后成为当地最有名的橡胶种产业经营者,旗下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地和香港、上海等大城市。至1925年,陈嘉庚拥有新加坡币一千多万元,下属员工数万人,经济实力居马来半岛之冠。

经商成功的陈嘉庚并未忘记生养他的祖国,时刻将中国大陆的安危放在心上。1928年,山东惨案发生后,陈嘉庚在海外发起华侨拒买日货运动,并筹款赈济死难者家属。1938年,日本发起9.18事变,陈嘉庚组建南洋总会,号召海外华侨华人为抗战捐款,对中国的抗日运动进行了有力支持。

陈嘉庚不仅全力支持祖国的独立和民主运动,深谙教育兴邦之道的他对祖国的教育事业的之支持也不遗余力。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陈嘉庚就先后在集美修建了从国小到专科学校的一条龙教育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陈嘉庚于1921年斥巨资修建的厦门大学,如今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

以上就是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中国近代伟大爱国人士和受人尊敬的教育家,为表彰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国际上将一颗小行星取名为“陈嘉庚星”。

陈嘉庚故居的介绍

集美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沿着嘉庚路一直到底,便能来到陈嘉庚故居,柏树苍松,草没马蹄,宁静致远,这便是陈嘉庚老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座老旧沧桑并充满闽南风味的二层小楼。于1918年建立,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而倒塌,于1980年重修后纳入了“集美风景区”。现今已经成为人们观瞻学习的地方,票价三十元,其中包括了陈嘉庚先生故居、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文化广场、归来园与归来堂、鳌园、嘉庚公园等景区。

陈嘉庚故居

归来园在1963年间建成,设立在故居之前,园中心放置着2.9米高的陈嘉庚先生的铜像。铜像上的陈嘉庚先生手拄拐杖,衣冠齐整,虽满鬓霜华却目光炯炯,铜像背后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上面刻着毛泽东主席为其亲手所题的八个辉煌大字“华侨旗帜,光辉典范。”

园后的归来堂建于1962年,内有大厅与围绕大厅的十多间厢房,厅中的黑色屏风上,写着全国侨联为陈嘉庚老先生所题的悼词。两侧的柱子上,悬挂并排列着郭沫若先生为其撰写的对联“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

故居一层为集美中学的校史展示馆,通过照片、书画与物什等资料,向人们详细展示了集美学校的创办经过与发展历程。故居二层均按照陈嘉庚老先生生前的模样摆设,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卧室和餐室等。卧室中老旧落漆的木床和卫生间裂了半边的水缸,还有办公室中一对一旧一新,明显不是同一对的沙发,破了铁皮的拐杖,打了一片又一片补丁的陈旧蚊帐,无处不在述说着他们主人的清贫俭朴,谁能想到这就是富甲一方,风光无限的华侨领袖陈嘉庚老先生曾经的住所呢。正是这样一个生于国难,长于国难的人,用其爱国之“忠”,倾资之“公”,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一笔。

咸宁妇科医院
沧州妇科医院地址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预约挂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