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的大乘教起义是怎样爆发的以及大乘
浏阳历史网 2019-10-16 18:33:36
北魏时期的大乘教起义是怎样爆发的
?以及大乘教起义的历史意义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大乘教起义
北魏时期以宗教为旗帜的规模最大的人民起义,又称法庆起义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孝文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的斗争最高统治者有时支持某些僧侣讲道说法,又严禁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部分僧侣颂扬明君有道的同时,另一些僧侣却公然毁寺烧经,举兵造反延兴三年(473)沙门慧隐反太和五年(481)沙门法秀于京都平城举事,参加者有官僚大族,更多的是平民和奴隶十四年,沙门司马惠御自称圣王,起兵攻克平原郡延昌三年(514),沙门刘僧绍起兵于幽州,自称净居国明法王这些叛逆往往也是宗教上的异端,遭北魏政府的残酷镇压在刘僧绍起兵失败后一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大乘教起义
延昌四年六月﹐冀州(今河北冀县)沙门法庆﹑惠晖在勃海李归伯的支持下﹐率乡人起兵于武邑郡之阜城法庆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义军攻克阜城﹐杀县令﹐于煮枣城(今河北枣强)大败州军﹐斩乐陵太守崔伯驎又回师北上﹐围勃海(今河北南皮北)﹐克郡城义军发展迅速,众至五万余他们传言“新佛出世﹐除去众魔”﹐烧寺院﹐焚经像﹐杀僧尼州军人无斗志﹐屡被挫败七月﹐北魏以元遥为征北大都督﹐率军十万﹐东下冀州冀州刺史萧宝夤启用当地豪强勃海李壁、封隆之等﹐会同长乐太守李虔﹐率州军配合元遥大军镇压起义同时﹐北魏还派遣冀州大族清河张始均为行台﹐与勃海封津﹑高绰等在阵前招降九月十四日﹐义军兵败﹐法庆﹑惠晖及头领百余人被捕殉难﹐义众被屠杀者以万数北魏又派酷吏谷楷至冀州搜杀义军余众﹐李归伯约在此时被俘牺牲﹐百姓受害者甚多大乘余部被迫渡漳水入瀛州熙平二年(517)正月﹐义众突入州治赵都军城(今河北河间),焚烧州衙﹐但终于被镇压
大乘教起义延续了近两年﹐兵锋及于冀﹑瀛二州的武邑﹑勃海﹑长乐﹑武垣四郡﹐义众最盛时达五万余失败后﹐北魏政府为了强化这一地区的统治﹐割冀州的乐陵郡﹑瀛州的浮阳郡另置沧州﹐同时给予赈恤﹐减免兵调﹐藉以缓和矛盾﹐防止起义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宝宝积食吃什么消化不良
宝宝吸收不好怎么办
- 上一页:云南昭通65级地震
- 下一页:固伦淑慧公主一生高贵流传下了一个公主桥的
- 最贵重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有我在
-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特别强调重大调整,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 入夏后“帆布鞋”仍不过时!瞧街头的潮人们,配裙子、上衣都好看
- 女儿追求名牌,一定要扼杀攀比之风?有条件“放纵”可能效果更好
- 易经:不要去和小人争个你死我活,你越少争越少生气,他越少争越少神气
- 4-1,又赢了!轰12脚造6连胜,大法国巴黎苦主狂飙,全力冲击欧冠
- 意甲大战!博洛尼亚VS国际米兰,里瓦尔多冲击意甲联赛冠军
- 现场迁走裙摆大变装!Blake Lively出席Met Gala红毯
- 他们当年被称作多角,他一言不合提分手,林心如27字报仇雪恨
- 普通高中作文“撞题”自家餐馆,背后故事很暖心
- 与贺外公的“两面之交”
- 为什么老油条正因如此不抢,好处却一分不少!这三个方法实在太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