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辞谢更宅彰显什么精神品质
浏阳历史网 2019-10-19 23:43:15
晏子辞谢更宅彰显什么精神品质
晏子辞谢更宅彰显什么精神品质
晏子春秋是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集作者详细记录了三朝君王与晏子之间的传说和故事,里面共有215个小故事,构成了完整的晏子形象而“晏子辞谢更宅”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体现了晏子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的精神品质
晏子雕像图
这则故事是这样的:齐景公想要给晏子换一个住房,他认为晏子的住房靠近市集,地势较低,有狭窄,环境质量很差,根本没法居住
,于是想要晏子换到一个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去但是晏子却推辞了,他说道:“君王,您的先臣曾在这里居住过,我不能够继承祖业,这房子对我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了,更何况我的住处离市集较近,买东西也方便了许多,这样有利于我的事情怎么能劳烦别人给我盖房子呢”景公听后笑道说:“你离近市集,知道东西的贵贱吗”晏子则回答说:“我私下里也存过钱,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景公反问道,那你知道什么东西便宜什么东西贵吗由于这时期正是景公滥用刑法的时期,市集上有一些贩子专门贩卖假的刑具所以回答说:“假脚贵,鞋子便宜”景公听后,心里有些感伤,有一点怜悯之心自此之后,齐景公就减少了用刑
晏子辞谢更宅,一方面是为了接近群众,从百姓的生存情况,来更好地为国君提出有力意见,为百姓解决困难另一个角度就是宣扬了节俭为民的治国方针整篇故事体现了晏子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精神品质
晏婴墓位于何处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在周敬王二十年,晏婴病逝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为己任,造福大众百姓,并义于名而利于实,成就了司马迁心中“义”于“利”融合的理想境界
晏婴墓照片
作为后世纪念,据说晏婴的墓地在齐国故城的宫城北门外也是在今天的齐都镇永顺村东南方向350米整个墓高约为11米,南北长度为50米,东西长度为43米在他的墓前立着一幢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朋石碑,上面篆刻着“齐相晏平仲之墓”和两方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在1981年时,在墓的周围重新建造围墙,围墙的门面向南面打开
据说在河南省的滑县焦虎乡晏口村东北半公里的地方也有一座晏子墓它的长、宽、高长度分别约13.5米、12.5米、1.1米根据流传,在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宴婴被奸臣实施军裂的残酷暴行,百姓们为他受到的苦,感到极为悲痛,于是暗地里将他的尸体埋葬在这里后来不知奸臣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得知宴婴被埋葬于此,于是便命人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为了保住他的墓,人们便建造许多假墓来迷惑奸臣但假墓也相继被挖掉,也只有这座墓地保存到现在
后世的人对晏子都是非常的尊敬,对他的机智勇敢和高风亮节的品质,都表示了深深好的怀念许多诗人都为他作诗,表达了对他无限的怀念之情
解析晏婴怎么读
历史上的晏子是来自于春秋后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外交家他的原名又叫做晏婴,他的父亲是来自齐国的上大夫晏弱那么他的名字晏婴怎么读呢
晏婴图片
实际上晏婴的读音是这样的,晏也就是"燕"-“yan”,声调为四声的读音,而"婴"读ying声调为第一声部但是他有个别名叫做“晏子”,并被人们广为熟知,所以“晏婴”这个名字相对来说用的次数要少些
关于晏姓的由来,也是有些故事的据说这个姓氏来源于姜姓,当时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到了“晏”这个地方,也是如今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晏弱就以“晏”这个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所以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另一种说法就是,“晏”这个姓氏来源于唐尧时期的一位大臣晏龙并且认为晏龙是晏姓氏的始祖
读过晏婴的相关故事的人想必都知道,晏婴是一位头脑机智,能说会道的人物在朝廷内能够內辅国政,善谏齐君,有原则,处事灵活办理外交方面的事情也是不辱使命,算是国家尊严的捍卫人当然,他还有一本非常出名的著作就做《晏子春秋》除此之外,著名人物司马迁就是非常喜欢和欣赏晏婴的,另外还将他比做管仲另一人物孔丘也曾夸赞他说:“救民百兴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治疗小儿便秘吃什么药好吗8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眼屎多
- 上一页:刘据的儿子有几个刘据的后代是谁
- 下一页:揭秘谁才是历史上死的最惨的皇帝
- 最贵重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有我在
-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特别强调重大调整,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 入夏后“帆布鞋”仍不过时!瞧街头的潮人们,配裙子、上衣都好看
- 女儿追求名牌,一定要扼杀攀比之风?有条件“放纵”可能效果更好
- 易经:不要去和小人争个你死我活,你越少争越少生气,他越少争越少神气
- 4-1,又赢了!轰12脚造6连胜,大法国巴黎苦主狂飙,全力冲击欧冠
- 意甲大战!博洛尼亚VS国际米兰,里瓦尔多冲击意甲联赛冠军
- 现场迁走裙摆大变装!Blake Lively出席Met Gala红毯
- 他们当年被称作多角,他一言不合提分手,林心如27字报仇雪恨
- 普通高中作文“撞题”自家餐馆,背后故事很暖心
- 与贺外公的“两面之交”
- 为什么老油条正因如此不抢,好处却一分不少!这三个方法实在太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