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吊死煤山后到底真實的太子死于何人之手
浏阳历史网 2019-11-15 20:44:46
崇祯吊死煤山后到底真实的太子死于何人之手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队直逼紫禁城,形势万分危急,皇宫内一片混乱陷于绝境的思宗,令太子、定王、永王出逃,以期来日再兴复明朝从此,这几位皇子逃往何处,是死是活,成为当时一大疑案稍后,在南明和清初又接连发生了几起“伪太子案”,使得此案愈发变得扑朔迷离
太子下落的传闻真伪难辨
思宗共有七个儿子,到甲申之变时,太子十六岁、皇三子定王十二岁、皇四子永王十岁,其他皇子都已早逝遵照思宗的旨意,太子、定王、永王分别前去投奔成国公、嘉定侯、田皇亲:由于时间仓促,太子来不及到成国公府,隐藏于民间永王、定王则一起到了嘉定侯府
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下令搜寻皇太子及二王二十日清晨,思宗的岳父嘉定侯周奎把永、定二王交出据说,太子也被李自成的军队搜获,并且太子与李自成之间还有一段对话太子挺立不屈,镇定自若,问李自成:“为何不杀了我?”李自成说:“你无罪,我岂能妄杀!”太子道:“既然如此,那么请听我言:一,不可扰我祖宗陵寝;二,速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妄杀我百姓”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太子曾被封为宋王,定王、永王也随军前往
络配图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太子、定王、永王的下落谁都不清楚,或说曾被吴三桂夺去,或说定王已在城南遇害清军入京后,也未见到太子及二王明末清初诸多史料中也记载不一,甚至在《明史》中,也只是记载:“贼挟太子西逃,不知所终”不得不承认有关太子下落的传闻实在是真伪难辨
思宗死后
,太子及二王的下落,关系着明朝国祚的延续,成为明朝遗老遗少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南明、清政权都视为棘手的问题对于反清复明的志士来说,也不失为一面好的旗帜因此,稍后的北京、南京都曾出现过太子,民间也流传着太子出家为僧的故事,有关太子的真伪就成了明末清初的一个大议题
“烫手的山芋”:
多尔衮将北京“太子”杀害于狱中
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的一天夜里,一个貌似太子的男子,在常侍太监陪同下,来到嘉定侯周奎府中周奎佯装不识,让他的侄子周铎喊长平公主前来相识长平公主一见,两人就抱头痛哭长平公主与太子均是周皇后所生,周奎为其外祖父甲申之变时,气急败坏的思宗亲手挥刀砍伤女儿长平公主后,公主便一直在周府中养伤长平公主为太子的亲姐姐,不可能认错,可见太子不是假冒的
于是,周奎举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礼毕后,周奎询问太子连日来的经历太子说:“城陷当天,我一个人藏在东厂门外一天夜里,又潜至东华门,投奔到一家豆腐店中店小二收留了我,让我换了衣服,在灶前烧火唯恐败露,待了五日,将我潜送至崇文门外的尼庵中,说我贫困无处可去,尼僧不曾怀疑,遂留我居住了半月常侍(太监)偶然来见尼僧,发现了我,觉得这也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将我带回,藏在密室,所以至今得以无恙听说公主在此,特前来相见”说罢,与公主哭别而去
几天后又来,公主送他一件锦袍,告诫他:“(你)每次前来,皇亲上下都以礼相待,外面肯定会生疑,今日出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十九日,太子又来周府,周奎暂留他住下
二十二日,周奎与侄子周铎商量:太子不可久留,否则必将受牵连,不如让他逃走于是要求太子自称姓刘,扮成书生,否则就将他送往官府当晚,周奎便命家人把太子逐出门外太子一出去,就被京城巡逻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送交给刑部,草草审理后,断为假冒太子,押入狱中 对于这个“烫手的山芋”,清廷确实很为难,无论是杀是留都很麻烦若是留他,前明的忠臣义士就会打着他的旗号前赴后继反清;若是杀了他,清朝精心炮制出来的“为尔雪君父之仇”的幌子就会不攻自破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不愧是精明的政治家,十二月初十,他出来表态了:我自有安排,你们又何必苦苦相争?太子真伪都无妨,如果真是太子,当以礼相待,封为王爵;如果是假冒的,则严惩不贷然后宣布:太子继续押于监狱
络配图
结果,凡是争言太子为真的官员,如刑部主事钱凤览、御史赵开心等都处以死刑可见他所谓的“优以王爵”,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幌子罢了,清廷绝不愿意真太子的出现与继续存在后来由于廷臣的一再请求,赵开心得以免于死刑,钱凤览斩首改为绞刑第二年四月初十,清朝公开榜示天下,断定太子是假的,同时却秘密将太子杀害于狱中
这件事情的始末,详细记载于明末遗老钱士馨编的《甲申传信录》,与《明史》中李自成封太子为宋王的情节有所出入当然这也只是关于崇祯皇太子传闻的一种说法,太子究竟死了没有,依然是个谜而且,稍后南京又出现了一个“太子”
大敌当前: 南明朝廷因“太子”真伪的争议导致内讧
清朝入主北京后,马士英拥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了南明小朝廷虽然福王政权自称是继承明朝的正统,但是对于崇祯太子,他们和清廷一样,也仍然认为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皇太子一出现,福王的地位势必会受到威胁,这当然是他们不愿见到的因而福王即帝位后,为安抚人心,口口声声称要恭迎大行皇帝梓宫及皇太子,但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没采取任何措施
不久,福王政权就传出皇太子、定王、永王都遇害的消息,并且在大学士马士英的一手策划下,将大行皇帝追谥号为烈皇帝、庙号为思宗,接着赶紧追谥太子为献愍,永王为悼、定王为哀,弄得有模有样,似乎太子真的亡了
然而当时的遗民并不相信皇太子真的已死,人们仍在期待太子有朝一日突然复出在这种背景下,关于皇太子的传说愈加变得扑朔迷离,较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大致如下
吴三桂从李自成手中夺走太子后,曾经晓谕臣民,不久即将奉太子入京即位但由于清朝不准吴三桂进京,他便在途中放了太子太子被人引导进入皇姑寺,然后与太监高起潜一起逃往天津,浮海南下,前往扬州
高起潜打听到南明并不欢迎太子,不知所措为了避免祸事缠身,欲加害太子他的侄子高梦箕(原任鸿胪寺少卿)认为不妥,于是便带着太子渡江,辗转来到苏州、杭州一路颠簸劳累,在元宵节观灯时,看到四处欢庆的场面,想着自己身在异乡不禁浩然长叹,不小心被路人发现高梦箕害怕此事会连累自己,立即赶往南京向马士英告密于是马士英派太监李继周前往迎接太子
络配图
顺治二年(1645)三月初一,皇太子被接回了南京,福王先派人把太子安置到兴善寺暂住,并派两名太监去见太子,以辨认真伪结果,两个太监一见太子,就抱头痛哭,见天寒地冻,太子衣裳单薄,便急忙脱下衣服给太子穿上福王得知后,大怒,说:“真假未辨,如何能这样?即使太子是真,让位与否,还要看我愿不愿意,这厮竟敢如此!”接着,福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死了两名太监,赐死李继周,企图杀人灭口,掩盖事实真相 然而南京城内的官员们听说太子已到,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拜访,向太子递送名片的人络绎不绝当时,南京市民都传闻弘光朝廷欲绝先帝血脉他们对于马士英把持弘光朝廷非常不满,普遍加以抵制,马士英以为太子是假的,舆论越以为是真的因此,到最后,弘光政权虽然不承认太子的真实性,却也不敢加害太子
南明混乱的局势,使得对马士英早已不满的宁南侯左良玉,乘机大做文章,责问:“满朝文武大臣只知道逢迎君主,不顾大体,流贼李自成尚且能对太子礼遇,不敢加害,为何一家人反倒视为仇敌了呢?明明知道穷究下去无用,为什么非要辗转追问,加以株连,使得普天同怨呢?皇上听信少数人的言论,只与二三奸臣守天下,决无此道理”于是左良玉在发布了一通声讨宣言后,便以此为借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东下,声称是奉了太子的密诏带领队伍来救援的
大敌当前,南明小朝廷却因为太子真伪的争议导致内讧,事态愈发不可收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孩子消化不良的表现
小孩反复发烧一般几天
个人注册小程序条件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吃通心络好吗
儿童消化不良腹胀怎么办
慢性心律失常表现
胸闷气短初期用什么药治疗脑供血不足需要
动脉硬化吃通心络会好吗
- 最贵重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有我在
- 北京对进返京政策特别强调重大调整,这些人员不再限制进返京
- 入夏后“帆布鞋”仍不过时!瞧街头的潮人们,配裙子、上衣都好看
- 女儿追求名牌,一定要扼杀攀比之风?有条件“放纵”可能效果更好
- 易经:不要去和小人争个你死我活,你越少争越少生气,他越少争越少神气
- 4-1,又赢了!轰12脚造6连胜,大法国巴黎苦主狂飙,全力冲击欧冠
- 意甲大战!博洛尼亚VS国际米兰,里瓦尔多冲击意甲联赛冠军
- 现场迁走裙摆大变装!Blake Lively出席Met Gala红毯
- 他们当年被称作多角,他一言不合提分手,林心如27字报仇雪恨
- 普通高中作文“撞题”自家餐馆,背后故事很暖心
- 与贺外公的“两面之交”
- 为什么老油条正因如此不抢,好处却一分不少!这三个方法实在太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