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何只有清朝的皇帝百官佩戴佛珠

浏阳历史网 2019-12-07 18:50:24

揭秘为何只有清朝的皇帝百官佩戴佛珠?

历史上,除了清朝皇帝没有哪朝皇帝戴佛珠的

佛教传入中土,发展至隋唐才进入繁荣期,佛珠也开始被大量用于中土佛教中

基于因地取材的需要,制作佛珠的菩提子被香木、硬皮树的树籽所取代

按照制式,佛珠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类

络配图

持珠,就是佛教徒手中持念的佛珠这种珠串在文玩圈中俗称手持,其珠数为颗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气的坠饰和流苏;佩珠,即戴在手腕上的佛珠,也就是上面我们说后来发展成手串的念珠

佩珠在文玩界俗称手串,珠数以18颗子珠最为常见挂珠,即挂在脖子上的佛珠,通常由108颗子珠穿成,并配以佛头、隔珠、弟子珠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清代的朝珠源于藏传佛教的佛珠

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清朝政府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做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脱胎于藏传佛珠

随着满清入关后国家舆服制度的不断完善,宫廷创制了森严的着装等级制度,它逐渐被赋予礼乐教化的功能,而朝珠也逐渐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的定制

清代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七部分组成,周长大约在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清代皇帝以及后妃、在朝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其命妇还有侍卫等,均可佩挂朝珠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

络配图

这串数珠以一百零八颗褐色沉香木珠和四颗红色珊瑚珠精制而成,沉香色泽呈亮褐色,打磨光滑,每颗沉香木珠周身都雕刻团寿纹,每二十七颗沉香木珠之间穿入一颗红色珊瑚珠,共有分珠四颗

四颗分珠珠身亦透雕团寿纹,纹理细腻清晰,精细华美,做工之精巧令人称赞“佛头”、“佛塔”亦以红色珊瑚珠制成,透雕团寿纹,“佛头”下饰有盘长结双坠流苏,整串数珠以沉香木珠、红色珊瑚珠相配而成,素朴静雅中隐着华贵的气息

这串东珠朝珠长140厘米,主体由108颗圆润晶莹的东珠组成,间以深红致密的上等红珊瑚佛头四枚,每一佛头两侧各附青金石伴珠一枚

顶端佛头下连系缀东珠绿松石佛头塔,塔下以明黄色绦带穿系椭圆形金累丝嵌青金石背云,背云上下各有缀东珠及红珊瑚製蝙蝠形结1个,背云尾端垂缀东珠和金累丝托红宝石坠角三串记念由绿松石组成,每串10粒,尾端垂缀东珠及金累丝托红宝石坠角

朝珠是清朝皇帝和官员着礼服(朝服、衰服)、吉服(龙袍) 和常服时佩戴的一种装饰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是显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朝珠的主体自108颗珠贯穿而成,材质多种多样,有珠石、木质和角牙质等,多为贵重材料.

以108颗蜜蜡珠精制而成,蜜蜡色泽亮丽、珠圆色润,打磨光滑,品相完好,每27颗蜜蜡珠之间穿入一颗绿松石珠,分珠共有4颗

络配图

四颗分珠珠身镂刻团寿纹,纹理细腻清晰,极为华美,做工之精巧堪称经典此数珠上方两颗结珠呈葫芦形,是数珠的佛头和佛塔,复饰以红珊瑚背云能以整套数珠全美流传至今,弥足珍贵

碧玺取材颜色极品,乃碧玺中最尊贵之双桃红,粉艳浓郁翡翠隔珠、佛头,配有盘长纹翡翠牌及坠角,大粒珍珠及珊瑚、珍珠米珠为饰

此串取材精美,通身色泽浓艳,璀璨夺目明艳动人,琢磨油润,配色富丽不失典雅,造型细腻而无损大气,乃万中挑一之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宝宝健脾胃食谱

3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儿童干咳嗽怎么办最有效

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治疗心动过速的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辨别真伪

脑血栓前兆的6个表现

血管性痴呆治初期

改善冠心病的药物有哪些

上海治疗癫痫病医院有哪些
维生素D3什么时间吃好
宝宝大便黑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