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盜墓的手段有哪些古人如何保持陵墓的安全

浏阳历史网 2019-12-14 05:10:12

反盗墓的手段有哪些?古人如何保持陵墓的安全

设“疑冢”是防盗墓的最普通手段,也就是刻意隐藏墓址,或者虚虚实实设一大堆墓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三国时的曹操曹操生前曾设“摸金校尉”官职专门盗墓相传,曹操深知自己死后也有被盗墓的风险,因此特在河北临漳、磁县等地设“七十二疑冢”迷惑盗墓贼

南京民间传说,朱元璋死后也设过“疑冢”朱洪武下葬当天,南京十三座城门同时出棺材,让人搞不清哪个棺材里才是朱元璋尸首,自然也无法弄清朱元璋葬在哪里专家认为,所谓朱元璋“十三个城门出棺材”只是民间的臆想和杜撰,朱元璋的确葬在明孝陵,这没有疑义不过,这个传说也反映了设“疑冢”、“虚冢”在古代是较为流行的做法

络配图

南北朝时期,很多贵族还采取一种“潜埋虚葬”的方法来反盗墓也就是公开地葬在一个地方,这个墓里有很多陪葬品,这叫做“虚葬”但墓主人的遗骸并不在那里,而是埋在另一个更加神秘的地方,这叫做“潜埋”

放出“疑冢”的烟幕弹,只是防盗墓的初级手段如果精明的盗墓贼找到了真正的墓址,那该怎么办?其实,古人也非常重视墓葬本身的防盗掘措施最典型的就是用石材来砌筑墓室,使得墓室无比坚固,外人无法“入侵”前几年,南京在发掘南唐二陵3号墓,也即是李煜皇后大周后的懿陵时就发现,此墓虽然是砖砌,但顶部有一层防盗石板,形成一非常壮观的“巨石阵”“巨石阵”平面呈长方形,由17块石板组成石板与石板之间,通过沟槽和榫卯紧紧地咬合在一起

在河北、山东及江苏徐州等地的汉墓,常常在山崖开凿洞穴作为墓室,这种“崖墓”比石头墓更加坚固,更不容易被盗这种墓就藏在石头山里,营造起来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动用成千上万的民工,入口处和通道里有大型条石,也就是塞石,重达数吨门上有缝隙的地方,用“铁液”浇筑在古代,没有先进工具的前提下,盗贼不管从哪个方向,都难以进入

络配图

为了防盗墓,古人还在墓葬的形制上动脑筋,设“陷阱”,诱使盗墓贼上当最为典型的是“积沙墓”这是因为沙子有流动性,在墓道和墓坑上方填埋沙子,一旦有盗墓贼盗挖墓道或墓坑,沙子就会自动将盗挖者掩埋,从而保护了墓葬安全

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在泰州、南通等地还流行一种“浇浆墓”这种墓最早出现于元代,墓葬木棺外包石灰、粗沙、糯米浆等材质搅拌成的“胶浆”,经层层夯打筑成墓里面有时还会放中药来保护尸体浇浆墓形制特殊,与一般古墓葬相比,不易打开有些保存好的浇浆墓,不仅随葬品全部安全存放在棺材里,墓主人尸骨也完好保存,不容易腐烂在泰州出土的浇浆墓中,常常可以看到完整的明代服饰,尸体甚至还保持弹性,也都是因为浇浆墓不容易被盗、密闭性极好的缘故

此外,在很多小说中,我们可以还可以见到大量离奇的机关和迷宫那么这些到底存在吗?

在盗墓小说甚至古籍文献中,都记载了古墓中种种防盗墓的机关,是真实存在吗?《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内部有“机弩矢”,自动发射的弓箭,盗墓者一接近就会中箭其实,这种所谓的“机关”在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发现过,现实中也不可能存在,因为箭是金属,时间长了就锈蚀,无法使用

络配图

《史记》还有另一个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这一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秦始皇“天人合一”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利用水银挥发剧毒的特性进行防盗这个设计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但秦始皇陵墓的封土的确可能有大量水银的存在

在一些盗墓小说中还提到,很多盗墓贼一打开古墓,便发生大火,被烧死、烧伤这种所谓的“墓火”、“伏火”可能并不是有意为之的防盗设计众所周知,墓里面埋藏有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经长时间埋藏会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沼气盗墓者提灯而入,沼气一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或者火灾的确具备了一定防盗功能

但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盗墓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盗墓贼盗取古墓,最终也造成了现代“十墓九空”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孩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发烧

小程序拼团系统

脑供血不足手臂麻治疗方法

什么东西活血化瘀最好

热淋清颗粒什么时候吃好

宝宝健脾胃什么药好

宝宝便秘怎么办

小儿发烧咋办

北京哪家医院看癫痫最好
宝宝半夜咳嗽
心律失常乏力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