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改过

浏阳历史网 2020-01-08 03:02:34

魏文侯变法 魏文侯问狐卷子的故事

魏文侯改过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国君。是魏国称霸战国时期的百年基业的奠基人,这样一位文功武略都堪称一流的霸主肯定是一位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够成就霸业,究其原因一个是能够知人用人,另一方面也能够从谏如流,这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出来,魏文侯改过就是体现魏文侯知错能改的一个小故事。

魏文侯画像

史书记载,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音乐起舞,一边舞蹈一边唱到“要让我的话不被违抗。”师经听了拿起琴去撞魏文侯,没有撞到人只是撞破了帽子,魏文侯问群臣“作为一个臣子却去伤害他的君主该当何罪?”大臣都说应该采用烹煮的刑罚,于是师经被抓起来推走,走到第一个台阶的时候,师经说“我能说一句话再去死吗?”魏文侯同意了,师经说“尧舜都是害怕自己的话不被违抗,只有桀纣才担心自己的话会被违抗。我撞的不是君主,而是桀纣。”魏文侯听了惭愧不已,立即释放了师经,并且进行赔罪。并且将琴悬挂在城门上作为自己犯错的证据,将破了的帽子收好作为对自己的警示。

魏文侯这些举动展示了魏文侯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也说明了魏文侯是非常善于笼络人才的,其胸怀是博大的,是有着非常的自信与人格魅力的一个人,也正是因为魏文侯的这些优点,才使得魏国从一个内忧外患的小国成长为战国的霸主。

魏文侯变法

魏文侯在公元前445年继位后,感觉到了魏国的处境实在是不妙,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为了使得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魏文侯礼贤下士,招纳人才,史料记载,魏文侯拥有博大的胸怀,可以知错能改,从谏如流,正是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这些优秀品质,使得魏文侯的周围很快就聚集起一批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才。

李悝雕像

魏文侯广招人才为的就是要使魏国强大起来,于是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加入了魏文侯为首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被魏文侯所使用。这一用人原则使得人才得以利用,大大的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使得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整个社会的管理队伍能够人才辈出。

在经济上,李悝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使得广大的土地资源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且在丰收的年份国家不降低价格收购百姓的粮食,使得百姓在丰收的年份能够享受到丰收的成果,同时在灾荒年将国库内的粮食按照平价卖给百姓,使得百姓免去了疾苦,受到了人们的大力的支持,同时发展商业,鼓励人们经商,互通有无,使得国库逐渐的充盈。在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下,魏国的经济迅速的强大起来。

在对国家的治理上,李悝提出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经》,魏文侯带头遵守《法经》中的规章制度,这使得《法经》能够被很好的执行,对稳定政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军事上,魏文侯利用吴起进行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对于被选为武卒的人的家庭实行奖励与免税制度,并且对于有功的武卒采用重用和奖励。从而使得军队的战斗力迅速的提高。

魏文侯施行的改革措施很快收到了丰硕的成果,魏国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霸主,其他国家陆续也学习魏国进行改革,一场改革的风暴在战国那个时代迅速刮遍了各国。

魏文侯问狐卷子

魏文侯生于乱世,是魏国的开国国君,可以说其统治奠定了魏国的百年霸业,功劳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这样一个人是一个文功武治兼备的人,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人,任何人说的有道理的话都会认真的听取。正是这样的优点使得臣下才能够直言相谏,魏文侯也才能及时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魏文侯问狐卷子

史书《韩书外传》记载,魏文侯问狐卷子,父亲贤德可以依赖吗?儿子贤德可以依赖吗?哥哥贤德可以依赖吗?弟弟贤德可以依赖吗?臣下贤德可以依赖吗?狐卷子都回答说,不能!魏文侯大怒,问是什么原因。狐卷子回答说,父亲尧有才有德,儿子丹朱却被流放了;作为儿子和哥哥舜有德有才,但是他的父亲却被囚禁了,舜的弟弟却是傲慢无礼的;作为弟弟周公有才有德,但是周公的哥哥管叔却被处以了死刑;作为臣子商汤王与周武王有德有才,夏桀王与商纣王都遭到了讨伐。由此可见依赖别人是不会得到成功的,治理好国家只能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魏文侯虽然是一个强者,但是个人认为强者往往也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有着脆弱的时候,有着难以下决断的时候,有着需要别人扶一把的时候,所以强者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而狐卷子却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只能是依靠自己,虽然有点残酷,但是却是真相。魏文侯既然是选择了作为一个强者,就选择了自强不息。

河源治疗牛皮癣方法
排卵期出血怎么办
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