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原因

浏阳历史网 2019-12-10 00:53:17

揭秘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原因

和县霸王衣冠冢

近日,考古学界在霸王别姬发源地的垓下古战场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代城址,这一惊世发现填补了我省史前无城址的空白而最近一期的《中华文史论丛》上,刊载了中国人民大学首任国学院院长冯其庸的两万字长文:《项羽不死乌江考》冯先生文中核心观点认为:霸王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即今定远县境内,距离乌江还有240多里地)冯先生说明,国内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时任定远二中教师的计正山

国学大师冯其庸的这篇文章颠覆了千余年来人们对项羽之死的传说一时间,项羽又成为热点话题

项羽到底身死何处?为何乌江自刎流传千年?项羽在安徽还留下什么遗迹?本报近日重走了项羽兵败之路,并深入采访了最早提出项羽身死东城之说的定远前文化局局长计正山,以期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活跃在安徽大地上的霸王形象

中学教师质疑乌江自刎说

国内最早的项羽死地新说的公开报道,始于1985年2月13日《光明》刊登的《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一文,文章作者是计正山,时任定远二中教师他首次质疑乌江自刎的真实性,依据史书上长期被人忽略的说法,正式提出项羽身死东城一说

这篇文章认为,项羽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新说一出,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

8月18日上午,在定远宾馆,计正山讲述了他发现项羽死地新说的经过和读史心得他告诉,他读史向来反对以下几种倾向:人云亦云、遵从偏见、媚俗和唯书,却喜欢用寻求正义的眼光来认识历史在读史时,他不但揣摩作者的下笔思路,还试图体会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情和心理这一别致的方法让他获益匪浅,在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之处,他发现了项羽死于乌江的疑点这篇学术论文荣获了安徽省(1978~1985)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国学大师支持身死东城说

冯其庸先生在《项羽不死乌江考》中,考证了乌江自刎说的源流他说,《史记》、《汉书》均没有提到项羽乌江自刎即使唐朝人著《史记正义》,转引古书《江表传》时也只提到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也还没有自刎一说项羽乌江自刎之说,到唐代似乎还未有文字可稽

冯先生介绍,他看到的最早记载项羽乌江自刎的文字资料,居然是元代中期剧作家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杂剧很可能正是杂剧寓教于乐的功能,乌江自刎的传说才得以广泛传播1986年,他去乌江调查时,访问了当地农民农民竟然采用了元杂剧中艄公说的渡马不渡人,渡人不渡马这两句话来讲霸王他最后认为,杂剧台词流传至今,可见杂剧的传媒作用之广泛强烈

冯其庸认为,项羽应该是自刎于东城而非乌江《史记》中写项羽身死东城的肯定性文字至少有两处他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先是民间传说,后来形成了杂剧,这样就广泛传播开来了,但它毕竟不是史实他两次实地调查,深感东城到乌江还有两百四十华里项羽垓下突围时出来了八百余人,但到东城激战,项羽一行还剩二十六人这时汉军数千人围之数重,项羽已是步行持短兵接战再走完比渡淮后到东城的路程还长的这段路程,项羽实在无能力了

此外,对于有人认为史记虽载项羽身死东城,但乌江很可能在东城治下,故而也可称项羽乌江自刎冯其庸认为,秦汉旧制,东城辖区并不包含乌江《灌婴传》里记载下东城、历阳,如果当时东城辖地包括乌江在内,则司马迁只要说下东城就够了,没必要再说历阳正因为当时的和县在历阳境内,不属东城,所以要说下东城、历阳,表明连下两城

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淮汉以南诸郡图,明确标着阴陵东城历阳,秦时,这是并列的三个县再看西汉扬州刺史部,明确标着阴陵东城全椒历阳四个县可见到了西汉,东城与历阳之间又新增一个全椒县,东城与历阳已经完全不接壤了而项羽自刎东城时,当然还属秦朝建制摘自冯其庸《项羽不死乌江考》

关于项羽之死,唐宋时期分别有三位大诗人就此写过诗句: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探寻三大悬疑

8月18日下午,计老师和一同踏访了项羽败逃定远路线中的两个景点:阴陵遗址、虞姬墓

计老师告诉,公元前202年发生的楚汉垓下之战,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着脉络清晰的记载尤其是项羽垓下之后的败逃记述,体现了司马迁谨严而缜密的叙事风格,限于篇幅,司马迁对事件的叙述表现出详略取舍的大手笔但在读史时,应该坚持读书而不唯书,并注重实地调查以印证史书记载遇到疑团而能用心解析,史书的简约记载就可以纵深读厚,这样就更容易逼近历史真相

悬疑之一阴陵之战究竟怎样?

民间传说:

项羽和灌婴的阴陵之战,保留在了当地的县志和民间传说中如今的古阴陵遗址(古城村)旁的阴陵山上,古战场的山石上还残留有刀枪的痕迹民间流传,项羽被灌婴骑兵围困阴陵山,项羽人马为突围从山上几次冲锋,战争场面惨烈《定远县志》记载,阴陵山上曾有过霸王庙和虞姬祠、楚泉、汉泉,现残存遗址仍在

走访:

阴陵遗址位于定远县城西北的靠山乡《定远县志》记载: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故址犹存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这是司马迁对项羽从垓下败逃到东城路线的描述时间上应该包括后半夜到次日,地理上涵盖着垓下到东城数百里路程这期间的败逃、追击过程本应该十分惨烈,内容也应十分丰富,但司马迁的记录仅用了118字不过,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细节:阴陵之后,项羽随从由100多人骤减到28人对此,《史记》上不见原因,成了疑团计正山却告诉,他的研读结果是,项羽精兵的骤减,很可能是因保护虞姬而出现了重大损失,换句话说,虞姬很可能是到了阴陵才死去

项羽随从数量的变化耐人寻味:深夜逃脱垓下,项羽带着800多人

,直夜溃围南出时,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成功渡过淮河后,剩下了100多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虽然汉军次日平明才发现项羽逃脱,因项羽在阴陵迷路而耽误了时间,汉军终于追上项羽之前双方并没有发生战斗,项羽一行应保持为100多人而阴陵之战后,项羽人马和灌婴的五千骑追兵只有两次遭遇战,损失不大但跑到东城时,项羽仅剩28人跟随项羽南逃的理应都是精壮人马,人数突然骤减,原因何在?

据计正山分析,人数骤减,应该出现在司马迁没有详细记载的阴陵之战中项羽平生很少打败仗,以少胜多的战例也发生了多起从对照之后东城战斗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善于打仗、勇于突围的项羽在阴陵战斗中显然吃了大亏很明显有事情拖住了他的后腿,这是什么事情?项羽爱妃虞姬的保护就成了最大嫌疑除了在史书字缝中读出疑惑,计正山还注意参照了当地传说和遗迹来加以论证

悬疑之二虞姬身首异处?

民间传说:

在阴陵到嗟虞墩的途中,有七座小土丘民间传说,虞姬头颅的血一滴到地上,就化为一座小土丘这七座小土丘,民间俗称七星照月虞姬墓呈三棱样式,传说项羽和随从搬来三个土块,匆匆掩盖上虞姬的头颅,后人按此样式堆砌成高大封土当地百姓介绍,以前,嗟虞墩上长满虞美人草,一到春天,虞美人草在风中摇曳,婀娜多姿,十分好看

走访:

在定远县二龙回族自治乡的池河北岸,古东城遗址西侧数里之外,有一座高大的封土,当地人称为嗟虞墩,相传虞姬头埋葬于此《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计正山介绍,他曾陪同省文化厅副厅长、历史学家李修松前往参观,李修松告诉他,这座高30米左右的古墓,从封土和形制来看,是典型的汉墓

如今安徽省内保留的虞姬墓就有两处,此处虞姬墓即为其一计正山告诉,阴陵之战时,虞姬因战争激烈,难以逃脱,很可能死在那里但项羽对虞姬感情很深,不忍心抛下虞姬的尸首,于是割下虞姬的头,拴在腰间继续突围不过,项羽逃到东城后,三面环水,陷入了绝境

在项羽的南逃途中,几次遇水而无桥,增加了或大或小的危机项羽渡河耽搁了南逃时间,一直没有摆脱汉兵追堵在东城之地,池河由西向东北绕了个弯,致使东城三面环水据计正山推测,秦时的池河,水面最窄处也得有六七十米,这无疑成了项羽南渡障碍灌婴的数千骑兵因此呼啸追上,项羽的28骑再次被重重包围此时,天时、地利、人和已经都不属于项羽:经过半夜、白天的连续逃跑,项羽人马已经食尽力疲;加之人数骤减到28人,如何抵挡数千的追兵?池河河宽水深,危机中成功南渡又谈何容易?

计正山分析说,司马迁写到这里,无限伤感地写下了项王自度不得脱的话语,接下来就描写了项羽以少战多的精彩场面这诚然突出了项羽不甘心失败,又不得不归咎于上天亡他的性情,但在决战之前,天下无敌的项羽流露出了柔情的一面这时,他解下了挂在腰间的虞姬头,和随从草草加以掩埋,了却了最后一丝后顾之忧

计正山说,民间传说往往有一定的依据,可以让人联想如果虞姬自刎在垓下,从垓下到阴陵数百里地,滴血早该凝固既然虞姬鲜血滴到了东城附近,虞姬死在阴陵一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悬疑之三项羽最终身死何处?

走访:

《定远县志》记载: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计正山注意到,在司马迁的记载中,灌婴以五千骑紧紧追击项羽的路线,经过东城之战,紧张连续的战争场面就戛然而止东城之后战事怎样呢?毕竟,东城到乌江还有三百里的路途,战争的场面和伤亡人数,应该再交代一番8月18日,来到这里时发现,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流逝,虞姬墓东侧的东城已化成村庄和田地,农民在耕种之时,还可以挖出秦砖汉瓦,武器残件

计正山认为,战事戛然而止,说明项羽已战死东城《汉书灌婴传》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印证了这一史实他还认为,在连续的被追杀、人数力量的悬殊、力尽马乏的情况下,项羽逃脱东城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为什么司马迁随后接着就以一段并不肯定的语气结束了楚汉战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计正山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只是乌江岸边的一个传闻,司马迁之所以采用,是出于理解民众的愿望,同时也饱含了他的情感

老年人中风急救措施

点餐系统小程序开发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

小儿中成感冒药排行榜

儿童便秘是怎么回事

宝宝最近不爱吃饭怎么办

短暂性脑缺血护理问题

薏芽健脾凝胶效果如何

心源性脑栓塞治疗

天津专治癫痫病医院哪好
宝宝不吃饭是什么原因
昆明最好的专业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