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广西设文学创作基地吗

浏阳历史网 2022-02-14 09:31:17

拥有极高的生命值和防御力 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广西设文学创作基地 澎湃莫琪

2016年11月4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携手广西民族大学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团队,于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当代原创文学出版中心 广西创作基地 挂牌仪式。

新旧两个世纪交接间,广西的作家笔下曾发生过一番创作形式的飞跃,鲁迅文学奖得主鬼子做了张艺谋电影《幸福时光》的编剧,然后是凡一平的《寻枪记》《理发师》被拍成电影,李冯创作了《英雄》《十面埋伏》的剧本、小说,八桂学者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被改编成电视剧 这轮来自文坛桂军的影视突进被誉为 边缘的崛起 ,十年过去这股涌动愈来愈勇。

11月4日,广西民族大学的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举行了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当代原创文学出版中心 广西创作基地 挂牌仪式,这是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团队与上海出版力量为广西文化输出的一次共同努力。

广西三剑客

文学桂军的边缘突进

广西文坛在近代文学始终有一席之位,上世纪90年代作家东西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次年鬼子获得第二届鲁奖,他们与张艺谋的御用编剧李冯被并称为 广西三剑客 ,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地域型创作团体。

三剑客中鬼子最为年长,他个人经历坎坷,擅描写底层小人物的苦难生活,著有 瓦城三部曲 :《被雨淋湿的河》《上午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东西的小说同样关注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但与鬼子不同,他更像是一位 于绝望处欢乐的笑面剑客 ;李冯曾在广西大学执教,他的作品分为两类:初期的书写都市青年、大学知识分子生活的时尚题材,以及被评论家成为 戏仿小说 的作品,用散漫的笔调描写当代人对情爱的迷惘、两难状态。

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一直关注广西文学的发展,在他看来, 广西文学的 剑客 善于磨剑,有耐心磨剑 。对于近年出现的 广西后三剑客 :第四届鲁奖获得者田耳、朱山坡以及光盘,李敬泽认为在中国现在的文坛格局里,这三位的创作有锐气、有探索,体现了广西文学发展的后劲。

东西介绍, 八桂学者 是广西高层次人才开发的塔尖部分,年间提拱100个岗位,每轮聘期为5年。其中 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 成立于201 年,团队包括凡一平、黄佩华、李约热、朱山坡还有东西自己(主要负责人)五位核心作家。创作岗的主要目标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夯实广西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东西等5位作家签约的任务是5年内创作10部长篇小说,每人2部,到目前为止,团队已完成东西的《篡改的命》、李约热的《我是恶人》、凡一平的《天等山》、黄佩华的《河之上》、朱山坡的《风暴预警期》等7部长篇小说。

广西的文气是 野

据了解,广西创作基地是上海文艺出版社首次在外省设立原创文学创作基地,这种定点挖掘外地资源的方式,在传统出版模式中比较少见。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心于2014年10月成立,已出版中国当代十多位著名作家的系列作品,其中包括韩少功作品系列、王安忆作品系列、格非作品系列、苏童作品系列、东西作品等系列。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谢锦从角度分析此次沪、桂携手称,广西作家相对其他地域写作有独特的气质,有种南国的潇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人写一方文,广西的作家笔下流动着一股特殊的旋律,具有强悍的生命力、蓬勃的预见性以及硬朗的男性风格,这种特殊值得被全国阅读。她指出大多广西作家对于现实的关照并不以痛击的形式,文字往往轻松自在,寓意却绵里藏针。同时,当代广西作家的水准较为平均,70、80、90三代的书写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分化。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柱林认为,广西作家风格多样,如概括言之, 野气 二字是这些作家的突出气质。广西文学在以前是以题材的独特性获得认可,比如韦其麟的巜百鸟衣》,现在的广西的优秀作家已经可以和华语文学的最优秀作家平起平坐,无论是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再现世界的技巧,都是如此。

东西分析,受地域文化熏陶,广西作家的创作内容极其丰富,内部的对比差异,甚至要大于广西作家群体与其他地域作家群体的差异。他希望通过此次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 联姻 能缔结两地稳固的文化交流关系,借上海的文化力量挖掘出广西的余华、广西的苏童。更希望通过他们这些中生代作家的向外突进,为年轻的80、90后新生代作家指引铺路。

攀枝花白癜风最好医院
成都不孕不育重点医院
北京妇科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