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发生始末

浏阳历史网 2019-09-04 10:28:11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发生始末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发生始末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投入兵力以及规模巨大的一场胜仗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正如战后毛泽东所说,这场战役使得解放军的兵力、士气都胜过了国民党军,也预示着国民党统治的即将消亡

  淮海战役前

  战役开始前,1948年时,国民党见形势于己不利,就决定开始实施重点防御,而中共召开西柏坡会议,由游击战转为正规战争不久,解放军就攻克了国军重兵布防的济南,标志着国民党重点防御计划失败之后在粟裕的建议,中共决定发动淮海战役

  在毛泽东等人的计划和准备中,原本打算的小规模的淮海战役,升级为由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参加的大规模战争而国民党方面,在济南失守后,以徐州为中心保持战略防御,沿着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铁路线组摆出了一字长蛇阵蒋介石经过两次改动,最后决定由刘峙作为总指挥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共投入60万正规军,以及40万民兵,而国军方面先后参战的有七个军团和两个绥靖区,甚至出动了近3000次飞机而最后,解放军总共歼灭了国军五个军团,国军死伤约17万,被俘虏约32万,其他还有投诚和起义改编的,不过解放军方面也损失不小,死伤加失踪的士兵有13万,敌我损失比为4.06:1由此可见淮海战役的惨烈

  淮海战役最后以解放军以少胜多告终

  ,而敌我双方的实力和士气在战后可以说是来了个转折

  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二场,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战,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战役的规模、投入的兵力、两边的伤亡等一连串数字,更是它胜利的意义所决定的

  淮海战役画

  在淮海战役前,国内的局势已经开始对国民党不利,而之后济南的失守、辽沈战役的失败,更是一步步地把胜利的天平往共产党方面移动因此,淮海战役作为双方的一场决战十分关键,它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国内战争的进程最后淮海战役的失利,也的确可以说是把国民党推下了失败的悬崖

  这一场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失去了整整五个兵团,五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甚至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可结果都被歼灭因此,战后国军的实力和士气都是一降到底,已无力与共军主力交战此外,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因为淮海战役的失败而愈演愈烈,蒋介石甚至不得不再次提出国共和谈而国民党的人心更是完全丧失,许多人都开始撤离大陆卷铺盖逃跑

  而淮海战役对于中共而言意义非常的大,军事上实力和士气大增,可以说自此之后共军的战斗力已经在国军之上此外,中共页通过这一仗完全解放了淮河以北,甚至控制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军队逼近长江,矛头直指国民党的首都南京所以,可以说淮海战役狠狠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在战前中共预计是要五年才能打败国民党,而因为这一战至少加快了三四年

  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资料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由解放军向国军党军发动,主要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方面主要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支军队,由战时设立的由邓小平、刘毅等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但实际上直接指挥军队战斗的是粟裕而国民党方面先后总共投入了七个军团和两个绥靖区,指挥的是杜聿明、刘峙等人

  战役经历了两个多月共66天,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解放军迅速发动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的一个兵团并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解放军继续包围徐州,并先后歼灭其中两个兵团;第三阶段是总攻阶段,解放军又歼灭了国民党军两个兵团

  战役结束,解放军共消灭或者俘虏国民党军约55万人,不过自身也伤亡有十余万,敌我损失比约4:1因此,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的、士兵牺牲也最严重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结束,标志着长江以北基本得到解放,军队的实力和士气大增,而对于战败的国民党而言,则是恰恰相反,主力兵团全灭,士气受到沉重打击,已经无力与共军决战

慢性脑哄血不足多久能痊愈
新零售是什么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