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服务,把服务对象当亲人——记庐

浏阳历史网 2022-01-27 18:16:26

真情服务,把服务对象当亲人——记庐江县殡仪馆火化班感人事迹

庐江县殡仪馆火化班组多年来,始终坚持“丧户至上、亲情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热心、爱心、暖心”服务理念,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证。该班组有13名爱心人组成,其中5名同志是中共党员,8名同志是部队退伍的军人,在部队大熔炉里的锻炼了他们“纪律严明、作风扎实、团结互助、敬岗爱业”良好的素质。火化车间“操作安全第一,服务质量一流”是他们向单位立下了“安全状”;班组全体共产党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牢固树立“一名党员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哪里有困难,哪里有脏活、累活,哪里就有火化班组的身影。坚持24小时向社会服务,不论严冬酷暑,白天黑夜,遗体随到随火化。火化班组全体同志21年来以一颗赤诚的心地服务于每位丧户,体现了该县殡葬一线职工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民政战线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

服务事业的“热心人”

殡仪馆火化班组平均每天要火化遗体20多具,服务的对象除了痛失亲人的丧户,就是一具具冰冷的遗体,面对来来往往哭喊的丧户和一遍遍低沉凄凉的哀乐声,他们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无怨无悔地工作。但在社会上,人们对殡葬工作存在着偏见,得到的回报往往是禁忌中透着不解的目光,常常出现与人交往不能说“欢迎光临、再见”等礼貌用语,熟人见面不能主动招呼与握手,亲朋好友喜宴不被邀请的尴尬局面。他们选择火化工作刚开始面临着家人亲朋好友的置疑与社会不理解的种种压力,但是选择了,他们无怨无悔。在火化车间,一开始与遗体接触的确有一种莫名的恐惧,那时他们的脑海里充满着死者的面容以及难闻的腐臭气味,一想到这些,他们就吃不下,睡不好。可是,这些一线的殡葬职工们并没有退怯一步,他们说:“让亡者得安息,活着的人了无憾,这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尊重,我们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很高尚的。”正是有了这种投身殡葬一线服务的坚强决心,义无反顾地选择服务人生的终点站。

大爱无疆的“暖心人”

殡仪馆全天24小时服务,火化班组更是如此,半夜起床火化遗体也是再平常不过了,有时晚上刚刚躺下,一个就随叫随到,除夕之夜不能和家人团聚是常有的事。2015年3月,庐城军二东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两车相撞车头挤压变形,司机因车祸死亡。接到后,当火化班组长叶浩带领火化班三名整容工赶到现场发现死者残缺不全、怪异扭曲的遗体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手脚不停地为死者洗去污血,将零散的肢体一块一块地拼接,全然不顾洁净的衣衫和鞋袜已染上大片的污血,将亡遗体收敛包裹好,在场围观的群众与办案交警对殡仪职工敬业精神所感动。后来亡者亲属来殡仪馆办理后事时专程找到当天到达现场的殡仪职工,当面跪地表达谢意。2013年5月,台胞徐先生在县殡仪馆为其子操办丧事。由于儿子生前做过手术,所以身上多处留有钢板,他提出能不能在火化时将钢板取出来,让他带回台湾作个纪念。因为炉温正常高达1000多度,钢板极有可能被熔化,望着老人悲哀的表情,火化班立即组织攻关组,最终采用间歇性关闭鼓风机、缓慢加油、延长时间、降低炉温等方法,将死者骨骼处4块钢板完好地取出来,交给了徐先生。徐先生望着当天火化工疲惫的面容,连连夸赞同胞手足情深,并拿出一叠美元往他手中塞,但硬是被火化工谢绝了。

倾亲为民的“爱心人”

台海4月30日讯(海峡导报吕寒伟/文梁张磊/图)“手工做的环保袋 多年来,火化班处理突发性交通事故,在为死亡遗体清理整容时,发现身上有现金、贵重首饰不计其数,全部交还亡者亲属。2000年某月,烟草公司一名收款员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火化工王庆军在整理遗体时发现身上有一万多元现金,当时只有他本人一人在场,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现金,但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他立即叫来火化班组长向领导汇报,当场清点现金,通知办案交警并转交亡者亲属。

在人们的眼里,火化班组同志不仅工作兢兢业业、作风踏实,而且对待亡者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数十年风雨路,二十一年为民情。在这个特殊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殡葬职工们,忧郁过,欣慰过,焦虑过,也欢乐过。在与各种逝者打交道的岁月里

,他们真诚地护送着生命文明而体面地离去。正因为有一批像火化班组这样优秀殡葬工作者,使得庐江县殡仪馆成为安徽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单位”、“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各级评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庐江县殡仪馆连续21年死亡遗体火化率100%,火化班组女工宋丰琴同志还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称号,火化班组二次荣获庐江县“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

新标木门质量价格怎样
拉萨哪家医院男科好
南昌前列腺炎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