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被英国打败

浏阳历史网 2020-01-14 20:02:19

马岛战争历时大约几天

马岛战争历时大约几天

1982年在国内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的背景下,阿根廷决定通过占领马岛等军事行动来缓解国内危机,但最终被英国打败。那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岛战争历时大约多少天呢?

马岛战争旧照

1982年4月3日,阿根廷在损失2架直升机、伤亡7人的代价下占据了马岛,而后英国的收复之战也随之展开,那么马岛战争历时大约多少天呢?从4月5日至5月9日,英军迅速集结四艘核潜艇、四十余艘战舰、三十余架三代战斗机、五千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及各式直升机等作战装备,在海陆军的协同配合下,先是重新占领南岛,而后又成功击沉阿军“贝尔格诺将军”号军舰,致使俄军士气大落。后因“谢菲尔德”号军舰被阿军击沉而吸取教训,并成功炸毁阿军8架“超级军旗”战斗机。那么马岛战争历时大约多少天呢?

5月10日至5月30日,在英军成功破译阿军无线电密码以及在马岛上英藉居民的掩护下,佯装重兵炮击马岛西南海域的岸上登陆港口,随之灵活调用仅有阿军十分之一的陆军在东北方向成功登陆,随后沿公路线逐个攻占马岛东南城市,于肯特山等待南路英军。

6月1日至6月15日,阿军不断对英军采取空袭,但英军在马岛上的地面力量已经大大加强,随后英军对阿军展开了几乎用尽弹药的猛烈回击。15日阿军投降,至此历时74天的马岛战争宣告结束。

马岛战争的原因说明

1982年4月到6月,曾爆发过一场争夺马岛主权的战争,其对战双方分别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什么这两个相距千里的国家会突然发动此战呢?马岛战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加尔铁里旧照

马岛战争的原因分为本质原因和导火索,本质原因是关于两国的领土纷争问题,导火索是阿根廷国内经济危机加深、局势严重。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之高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生产总值及薪资成长,绝大部分工联举行大罢工

,还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运动,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时任阿根廷领导人的加尔铁里选择通过占据马岛等军事活动,试图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而后阿根廷政府巧妙且隐晦的表达出想要抢占马岛的意图,1982年3月中旬,一群由阿根廷政府组织的商人团私自登陆了南乔治亚岛(位于马岛东部),并在此插上了英国的国旗,英国坚忍号破冰船被派遣至此毁掉这个阵地,但因火力设施过于简陋而以失败告终,但英国当局并未充分重视这次失利行动。

马岛战争的原因还包括英阿两国在外交上断绝关系,从而谈判解决无从谈起。阿根廷和英国的外交关系在阿根廷攻占马岛后就逐渐中断,两国之间的协商也令人匪夷所思,主要是通过某些第三方国家作为媒介在两国间相互传达,其中阿根廷的代言人是秘鲁,英国的代言人则是瑞士。在当时不仅联合国极力从中斡旋以使两国和平共处的建议没有成效,就连瑞士和秘鲁的不懈努力也没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英阿马岛战争简介

英阿马岛战争发生于1982年4月,是英国和相隔千里海域的阿根廷争夺马岛的一场战役。

撒切尔夫人旧照

英阿马岛战争爆发的重要导火索是阿根廷当时国内经济危机严重,越来越多的工联发动罢工游行,军政府受到民众的普遍鄙弃,以加尔铁为首的阿根廷政府遂决定采取占据马岛等军事战争来缓和国内紧张局势。他们首先派遣了废五金商人强行登陆南乔治亚岛,因为英国在此事及外交上未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致使阿根廷政府步步紧逼,直到4月2日出兵占领马岛,英国军队才派遣海军特遣部队及皇家海军陆战队来进行回击,经过2个多月的激烈争夺,最终马岛主权被英国夺回,但阿根廷直到今天仍然抱有夺回马岛主权的想法。

英阿马岛战争的成败对英国和阿根廷双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英国来说,马岛主权的成功夺回激发了全国民众一致的爱国情怀,并帮助保守党取得了1983年普选胜出,强化了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的权威。而对于阿根廷来说,这场战争的战败直接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反政府运动频发,最后致使加尔铁政府垮台。虽然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战争所导致的军民伤亡并不多,在两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很难成为标志性战争,但是它在两国的历史上仍然是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后来也成为很多歌曲和电影的创作题材。

南通十佳癫痫病医院
小儿支气管炎吃什么好
温州治疗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