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迷信事件
浏阳历史网 2020-03-14 12:47:49
清朝的迷信事件:鸦片战争主将曾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清代皇帝生辰八字不对外公布,以防“厌胜之术”,还会找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儿童在雍和宫出家,作为“替僧”。此外,皇家建筑颇重风水,梁上往往收有经文,以镇压邪魔。但效果有限,比如天坛,传说能防火,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即发生火灾,斋宫、寝宫被焚,光绪十五年(1889年)8月24日,祈年殿再遭雷击焚毁,今天我们看到的祈年殿是光绪时重建的。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迷信,大臣更夸张。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扶乩术盛行,清军主将杨芳、奕山、奕经、文蔚等溺于迷信,视军事如儿戏。为对付洋枪洋炮,杨芳竟想出“以邪制邪”的战术,收集大量粪尿,并筑星坛,结果贻误战机,损失惨重。
最可笑的是奕经,到西湖关帝庙求签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自信有法术护体,竟使出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绝招,结果被英军掳走,客死于加尔各答。
这种迷信思维甚至左右了后来清廷的建军思路,比如成立“虎神营”,装备了先进火器,取意为以虎驱羊(洋),以神克鬼,专门对付“洋鬼子”,虽然讨了口彩,可实战效果却不佳。
八旗是马上得天下,历代皇帝颇讲求务实,1786年,“叫魂”迷信突然在中国南方爆发,乾隆皇帝高度重视,不断发出谕旨指挥全国搜捕,其目的虽是为了稳定皇权,且造成了许多冤狱,但其中也不乏强调理性精神的含义。可为何到了清末,迷信氛围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也许,唐代刘禹锡在《天论》中的说法值得深思:“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意思是,政治不清明,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就会迷信,而化解迷信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舒筋活络正骨水心律失常早搏是什么
辽宁妇科专科医院
- 上一页:br有一个人渐渐长大之后就不会笑
- 下一页:心胸开阔
- 鬼马少女雨的玛丽珍鞋
- 比发胖、变老更让女生抓狂,“发腮”到底有里奥低颜值?
- 广东药科的大学辅导员获第九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 全民拍@全体毕业生:出发了,请在心中升起一轮人马座
- 女生多大需要涂眼霜?不是25岁也不是30岁,大部分人或许仅仅只是了
- 选校季到了,这所小学值得你信赖
- “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
- 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平安保险美兰空港(00357)49.3万股
- 每经10点丨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3297由此可知本土确诊病由此可知;A股三大指数涨幅收窄,酒店旅游股
- 清明节隔离在家,就在自家堂屋进香了,等一周后再去重阳节,不知道行不行!农村自建别墅 荣耀magi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