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另一种解

浏阳历史网 2019-12-25 07:16:12

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另一种解释

话说公元405年,陶渊明总算在彭泽做了县令陶渊明不会阿谀奉承,不会上下打点,不搞贪污腐化所以即使当了县太爷也是清贫的很真可谓清水衙门那年头,朝廷拨下来的办公费很少又要负责三班衙役以及师爷的工资钱,仅仅靠俸禄是难以应对的但是工作任务很繁重,主要是负责朝廷摊派的各类的税赋和贿赂上级的银两所以陶渊明很累、很烦、很穷

有一天,上级派督邮来彭泽县检查工作,按照官场的常规,所到之处县令要好好招待,然后多多打点银子以求督邮大人向上级美言陶渊明没有钱打点督邮,只好准备空手去见督邮

手下提醒说,陶县长啊,你得穿官服,带银子去见督邮的陶渊明终于忍耐不住了:我不能为五斗米向小人折腰意思是我不能为当这个县令、为这点俸禄向贪官屈服于是,一甩袖子,扔下官印,辞职还乡了由此,历史上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辞官不做呢仅仅是不满于督邮的检查吗本分析如下:

一、 诗人,不喜欢做官陶渊明生于公元352年,属老鼠的,胆子小,怎么可以做官呢他很适合写诗,特别是田园诗歌写的好极了写下了《饮酒》、《归田园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千古不朽的诗篇属于文人气质,信仰文学,蔑视官场,这样的人是做不好官的

二、 喜欢自由恬淡,做不习惯官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只做了80天,就辞职了他的血统里有做官的遗传因子,其祖父做过太守公元415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县令10年后,朝廷找他做著作左郎,他称病不出干什么呢在家种地,亲自躬耕陶醉于恬淡的田园生活固守自给自足的原始农民意识后来檀济道带了许多粱肉(腊肉),去拜访陶渊明,请他出来做官,他还是没有出来

三、 工资太低,又不会贪污腐败,无法做官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的俸禄是多少呢每一个月五斗米,就是62.5斤米按照现在每斤大米3块钱计算陶渊明做彭泽县长的工资是187.5元人民币即使不折合人民币,62.5斤米,仅仅够两个人吃一个月的口粮可见当时县令的工资是很低的

仅仅挣这一点工资,还让陶渊明为督邮点头哈腰,阿谀奉承,陶渊明当然不甘心了县令,乃地方的父母官,肥缺呀,天高皇帝远,土政策任意出台,权利大的很比如,可以增加赋税、收刮地皮、勒索当地土豪、借办案之机收受贿赂、巧取豪夺……有权力,还能没有钱花吗但是,陶渊明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种任性,受到后人的赞赏

四、 陶渊明从人格上不适应官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喜欢躬耕农田的人,崇尚纯真、淳朴、超凡脱俗的人格,对于官场的黑暗怎么可能适应呢区区五斗米,陶渊明不肖一顾,还不如自己种田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保定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孩子发烧喝优卡丹好吗
汉森四磨汤小孩吃多少
友情链接